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西安名小吃“海味葫芦头”里的“葫芦头”是什么意思?

摘要西安名小吃“海味葫芦头”里的“葫芦头”是什么意思?海味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浓郁味重,鲜香滑嫩,肥而不腻。相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来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吃“杂糕”,发现腥味大

西安名小吃“海味葫芦头”里的“葫芦头”是什么意思?

海味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浓郁味重,鲜香滑嫩,肥而不腻。

相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来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吃“杂糕”,发现腥味大、油腻多,问及店主才知道制作不得法。他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告知店主烹制肠肚的方法,并将他的一个药葫芦留给店主调味。店主按照孙思邈传授的方法,先后通过12道工序处理肠肚,然后从葫芦里倒出花椒、桂圆等调味品入汤烹制,使杂糕香气四溢,特别好吃。店主又特意将孙思邈留给他的葫芦高挂门首,就这样“杂糕”就易名为“葫芦头”。从此小店顾客盈门,“葫芦头”千年流传。

西安今天的“海味葫芦头”,是在唐代“葫芦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调整了原料,加入海参、鱿鱼、鸡肉等。海味葫芦头必须经过处理肠肚、熬汤和泡馍三道制作工艺。肠肚的处理特别重要,要经过12次细致的处理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熬汤,是葫芦头又一重要技艺,先将骨头洗干净砸断,投入锅内添水烧开,撇去浮沫,见汤色发白时下肥母鸡一只,食盐适量,烧2分钟后,放入调料包,小火熬至汤浓。将切成“坡刀形”的肠肚五六片,配猪肉、海参、鱿鱼、熟鸡肉各两片和适量的粉丝,整齐排列在掰好的馍块上,用滚汤反复浇泡三四次,再加熟猪油、味精、调料水、青菜,最后浇适量汤即成。吃时配糖蒜、泡菜等小菜,也可以原碗葫芦头(叫单走)就饪饪馍吃。位于西安市南大街粉巷内的名店“春发生”制作的葫芦头已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