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什么是今文经学?什么是古文经学?

摘要什么是今文经学?什么是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一个经学流派。它是用秦汉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所以称为今文经学。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以后的第八年,也就是始皇三十四年,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禁书

什么是今文经学?什么是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一个经学流派。它是用秦汉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所以称为今文经学。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以后的第八年,也就是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禁书,规定此后凡有发现私自收藏儒家经典的要统统治罪,所以,秦代儒家经典得不到学者们的研究与传授。西汉初年,既无人传授儒家经典,也无儒家经典流传。汉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无现存的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们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

汉代的今文经学,《诗》有齐、鲁、韩三家。鲁诗始于申公,齐诗始于辕固生,韩诗始于韩婴。鲁诗与韩诗在文帝时立为博士,齐诗则在景帝时立为博士。《书》有欧阳氏、大夏侯(胜)、小夏侯(建)三家,这三家同出于伏生。欧阳氏武帝时立为博士。大小夏侯在汉宣帝时立为博士。《礼》有大戴(德)、小戴(圣)、庆普三家,同出于高唐生。汉武帝时立《礼》经博士,汉宣帝时又分立大戴、小戴为博士。一说庆普也立为博士。《易》则有施氏(譬)、孟氏(喜)、梁丘氏(贺)、京氏(房)四家,同出于田何。武帝时又立《易》经博士,汉宣帝时分立施、孟、梁丘为博士,元帝时又立京氏为博士,一说京氏未立博士。《春秋》

则有《公羊传》和《毅梁传》(崔适《春秋复始》以为《梁传》是古文)。《公羊》有严氏(彭祖)、颜氏(安乐)二家,同出于胡毋生和董仲舒。武帝时立《春秋公羊》博士,汉宣帝时则分立严氏、颜氏为博士。

《毅梁传》出于瑕丘江公,宣帝时立为博士,一说未立。

所谓古文经学,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儒家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这些儒家经典和其他一些先秦的古书埋藏起来,到了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书。武帝时,下令献书。汉成帝时,设立了专门负责献书的官员,并着手对这些各地献来的古书进行整理。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典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如《礼》多三十九篇,《书》多十六篇。

《毛诗》和《春秋左氏传》等则为今文经所不载。这些新发现的经典被称为“古文经”。

汉代的古文经学,《易》有《废氏易》;《书》有《古文尚书》;《诗》有《毛诗》;《礼》有《逸礼》和《周官》;《春秋》有《左氏传》。

古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识古”,详于训诂,局限于探索经文本义,在理论上并没有重大发挥。但在认辨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有一定的贡献,产生了《尔雅》、《说文解字》这些著名的文字学著作。

汉哀帝建平时,刘歆提出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和《古文尚书》于学官的建议,以与今文博士相抗衡。刘歆的《让太常博士书》,指出今文经传残缺,古文经传可靠,正好补充今文的残缺。但是,由于执政大臣们的反对,刘歆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到了汉平帝时,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学进行所谓“托古改制”,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来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

东汉光武帝初年,古文经博士又被取消,重新设立今文经博士。共有十四人担任博士。终汉之世,古文经没有再立于学官。但是,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经学,再加上汉章帝于建初元年(76)令贾逵自选《公羊》严、颜的高才生二十人教授《左氏春秋》,建初八年又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业《左氏春秋》、《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又任贾逵的弟子为郎官,从此古文经学的传播日益广泛。在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注经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于混同。东汉中叶以后,博士人选,亦不如西汉严格,古文家可以任今文经学博士,如周防以治《古文尚书》为博士,卢植通经今古文学为博士。汉末,董卓之乱以后,博士失官守近三十年,今文学遂日益衰微。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楠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