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罗马尼亚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站在协约国一边对德奥同盟国作战。战后,根据1919年9月的《圣日耳曼和约》,罗马尼亚获得了布科维纳;根据1919年11月的《纳伊和约》,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关于南多布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站在协约国一边对德奥同盟国作战。战后,根据1919年9月的《圣日耳曼和约》,罗马尼亚获得了布科维纳;根据1919年11月的《纳伊和约》,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关于南多布罗加并入罗马尼亚的条款得到确认;根据1920年6月的《特里亚农和约》,罗马尼亚又获得德兰西瓦尼亚和东巴纳特。这样,罗马尼亚的面积就从13.7908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1.6132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由770万人增加到1750万人。

从1923年起,罗马尼亚进入相对局部稳定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大型加工工业企业总数比1921年增加了1000家,即达到3871家。有些工业部门不仅恢复而且超过了战前的生产水平。1928年石油的开采量比战前增加一倍。但是,罗马尼亚经济的基础是脆弱的,因为这种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举借条件苛刻的外债而获得的。例如,罗马尼亚仅仅欠美国一国的外债就达3610万美元,而石油工业几乎全部为外国资本所有。

30年代罗马尼亚政治生活加速法西斯化。法西斯分子组织许多法西斯团体,其中最大的是铁卫团,它公开进行恐怖活动或者暗中杀害工人阶级活动家和进步人士。它的活动得到纳粹德国的支持,例如以柯德列亚鲁为首的铁卫团就得到德国大量的金钱资助。

罗马尼亚政府除了极端仇视苏联之外,也极力设法和德国接近。不仅国家自由党走上了亲德的道路,就是国家农民党也放弃了依靠英法的方针转而向德国靠拢,而德国则利用增进贸易关系和扩大投资的办法从经济上控制罗马尼亚。1937年,德国在罗马尼亚的进出口中都占第一位。《慕尼黑协定》签订以后,希特勒德国在东部各国的势力得到恶性膨胀。1939年3月23日,德国迫使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签订德罗经济关系条约。该条约规定,整个罗马尼亚的经济必须根据德国的需要加以改造,罗马尼亚沦为德国的农业附庸。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书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