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萧俛主持实施的“消兵”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

摘要萧像主持实施的“消兵”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萧像,字思谦,其曾祖、祖父都是唐朝宰相,所以家族门第颇高。德宗贞元七年中进士,宪宗元和初,登贤良方正科。历任右拾遗、右补阙、翰林学士、

萧像主持实施的“消兵”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

萧像(?~837),字思谦,其曾祖、祖父都是唐朝宰相,所以家族门第颇高。德宗贞元七年(791)中进士,宪宗元和初,登贤良方正科。

历任右拾遗、右补阙、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

穆宗即位之后(821),由于令狐楚的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当了宰相。这一时期四海升平,国家无事,萧俛与另一宰相段文昌认为如今藩镇归顺,国家无事,应该休兵偃武,建议裁减军队,凡天下有兵之处,每一百人裁减八人,谓之“消兵”。他们想通过这种办法逐渐减少军队数量,削弱藩镇力量,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作用。穆宗昏庸,不懂政治,轻易地相信了他们的话,下诏推行这一政策。诏书颁下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各藩镇均不愿裁减军队,但又不得不执行,那些被裁减下来的军士,纷纷啸聚山林,成为强盗,到处烧杀抢掠,引起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与朝廷采取的政策有直接关系。唐朝到了这个时期,各藩镇的军队性质已与唐前期大不相同,军队基本是职业军队,不再是以府兵为主了。军队的军士把当兵吃粮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许多人把家属也带到军中,一旦失去了军籍,不仅本人无法生活,其家属也随之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这时“均田制”早已遭到破坏,政府也拿不出足额的土地分配给这些裁减下来的军士,他们回乡后无地可种,无业可从,为了生活只好啸聚山林,成了强盗。

有些藩镇将士也在军队中煽动军士对朝廷的不满,河北诸镇的情况尤其严重,人心不稳,社会动荡。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病死,萧、段二人不知河北诸镇的习俗,轻率地派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结果造成了成德兵变,杀死了田弘正,推举牙将王廷凑为节度使。魏博自田弘正被调走后,不断发生兵变,后来他们推举先锋兵马使史宪诚为节度使。幽州兵变,推翻了节度使张弘靖,推举朱克融为幽州节度使。这些人上台以后,为了笼络人心,又将裁减的军士招了回来。朝廷为了讨伐这些叛乱的藩镇,调诸道军队出兵讨伐,由于军力不足,只好重新招募,这些新招募的军队未经训练,往往一战即溃。宪宗所开创的大好局面,至此彻底被破坏了,唐朝再次陷入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年月之中,这一切都是轻率推行“消兵”政策所造成的恶果。

不过,萧像为官还是比较正直的,他嫉恶如仇,曾多次对王播贿赂宦官求为宰相的行为大加斥责。在任命官吏方面,比较谨慎,从不轻率用人,受到了舆论的好评。正因如此,他也受到奸邪之徒的攻击,不久就被罢去相位。文宗开成二年(837)死于家中。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原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