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贵州有哪些地表岩溶地貌风景?

摘要贵州有哪些地表岩溶地貌风景?贵州的地表岩溶地貌划分成6个主要地貌形态组合类型。第一,峰丛洼地由峰丛与洼地组合成的岩溶地貌,占全省岩溶地貌面积的1/6至1/5。

贵州有哪些地表岩溶地貌风景?

贵州的地表岩溶(喀斯特)地貌划分成6个主要地貌形态组合类型。

第一,峰丛洼地:由峰丛与洼地(或漏斗)组合成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岩溶(喀斯特)地貌面积的1/6至1/5。

集中分布在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南盘江、北盘江一级支流的两侧。另在省内其余地区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峰丛洼地地表起伏较大,峰丛基岩裸露。地表径流稀少,降水后几乎全部进入地下,使地下水埋藏深度大,通常在50米以上,深部有地下河发育,但地表干旱缺水。

第二,峰丛谷地:由峰丛与溶蚀谷地组成。谷底平坦,多被第四纪松散层覆盖,内有常年性水流,地下水埋藏浅,常小于30米,谷侧有地下河发育。峰丛谷地分布较广,主要见于绥阳、江口、铜仁、余庆、施秉、大方、修文、惠水、兴仁和关岭等市县(自治县)。其他仅为小面积分布。峰谷高差一般在100米至200米。峰丛谷地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多发育在平缓褶皱核部的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分布区。

第三,峰林洼地:分布面积较小,见于黔南的甲良、麻尾、新洞、水利等地。由无基座锥状溶峰与洼地组成。岩溶锥峰林立,峰顶较平齐,相对高度小于200米,洼地密集(每平方公里有53个),底部多不平坦。地下水与地表水转换强烈,暗河、伏流发育。

第四,峰林谷地:峰林与谷地的组合形态,由无基座溶峰与谷地组成。峰林立于宽广的谷地中,相对高差100米至150米,谷地中多被第四纪松散覆盖,地下水位浅。地下河天窗、岩溶潭发育,岩溶水丰富,有常年性地表水流。峰谷地以安顺、普定、镇宁等市县(自治县)分布较集中;黔南、黔西南也有所存在;黔北及其他地区则零星分布。峰林谷地易发育于舒缓型复式背、向斜核部及靠近区域分水岭的斜坡地带。

第五,溶丘洼地:岩溶丘陵、洼地及干谷组成的岩溶(喀斯特)地貌。零星分布于各局部分水岭地带,一般面积不大。由溶蚀低丘与浅洼地组成,溶丘低矮圆滑,多呈馒头状,相对高度多小于50米。洼地呈圆形或椭圆形浅碟状,多封闭,内有不厚的亚黏土覆盖,其中发育着漏斗状落水洞。溶丘洼地形态主要分布于贵阳、龙里、威宁等市县(自治县)。

第六,溶丘盆地:由岩溶丘陵与溶蚀盆地或残丘坡地组成。主要分布于黔中岩溶丘原,黔西高原;另在遵义、兴义等市也有零星分布。圆滑低矮的溶丘零星分布于盆地中或展布于盆地边缘,相对高度多小于50米。溶盆宽而浅,一般较平坦,大部为松散堆积物覆盖,底部地下河及岩溶潭发育,地下水埋深小于10米。地表有浅切割的常年性水流。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夕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