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网络资讯 > 网络资讯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

摘要

现在很多人都在号召振兴汉服文化,鼓励大家在节假日穿上漂亮的汉服来迎接中国传统的节日,但殊不知“汉服”本就不是一个简单化的含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作为主体的汉民族的服饰,其实多有变化,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的穿衣打扮风格与样式,但总有一些延续下来的共性,比如束发比如右衽。但满清入关后强制国人剃头换衣,明王朝所规定的衣服式样和发型设计全被废除,头顶一根辫子成为清朝男性的标配,也成为区分是否忠心认同清政府的重要标志。

明制汉服

一、朝代更迭下的生活变迁

1644年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朝代更迭不仅意味着统治者的更换,更意味着这个来自东北的游牧民族将会在取得统治地位后颁行与汉人习俗相违背的完全不同的习俗要求。其实诸如衣服样式的变化是可以很快被人们接受的,因为穿什么衣服对底层百姓来说影响不大,但剃发的古怪要求却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众所周知,留金钱鼠尾辫是满族的游牧民族特性导致的,但在满族征战四方的过程中,要求被征服者剃头留辫成为区分是否对满清忠心的重要标准。

清代早期为金钱鼠尾辫

1622年努尔哈赤还在东北地区四处征战,此时他尚未对剃发作出严格要求,允许被征服地区的老年人可以不剃发,但可以充军的青壮年则必须剃发。随着满清进攻范围的愈发扩大,剃发令影响的范围也在一步步向四周扩散,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将剃发令作为强制要求推行各地,但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对,清军南下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抵抗。后多尔衮宣布暂缓剃发,就连此时尚在南京坚守的南明重臣史可法都表现出了对清朝的部分好感,由此可见剃发问题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

多尔衮剧照

随着清军胜利成果的不断扩大,多尔衮也不需再顾及汉人的反抗,剃发令再次被强制推行全国,此次的剃发令引起了汉人最为激烈的反抗,也由此产生了“嘉定三屠”等惨案发生。清军在各地强迫百姓剃发,若有反抗则立即诛杀,以暴力换来了政策的推行,而剃发令的推行也为汉满两民族间留下了十分惨痛和血腥的历史记忆。剃发问题不仅仅是双方对于衣物打扮认知不同的问题,更是用以区分“敌我”的重要方式,当辫子成为了满清的代表与象征,明朝的发型衣着就成了对立面,要想征服明朝,必须要使民众从心里认同大清,而认同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剃发留辫。

二、蓄发是对抗清廷的标志

有清一代爆发的大大小小的反清运动不计其数,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反清都是以“复明”的旗号来号召民众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反清者皆剪掉辫子以蓄发明志。也就是说蓄发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为,更是反清的符号与象征,在这里蓄发等同于大明而留辫等于大清,双方截然不同又互相对立。

太平天国内民众的头发已经恢复到长发状态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有清一代规模最大的反清运动,尽管这次反抗行动并未打着复明的旗号,但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的官员、将领与士兵无不割辫留发,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中还写道太平天国的军队是“长毛军”。在太平天国这里,剪辫蓄发并不是指要恢复大明,蓄发已经超越了某个朝代的界限而成为汉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杨秀清便曾在檄文里写道:“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也就是说蓄发本就是“中国人”的固有形象,是满清入关后以武力强行改变中国人固有的习俗。但有意思的是当年多尔衮强行颁布剃发令引发了民众的激烈反抗,但两百多年后的太平天国强行颁布蓄发令时,再次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抵抗,对于留发和剪发,清朝人已经不再将其视作区分汉满的标志,甚至认为剃发留辫才是正道,不同时代下的汉人面对同样的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决定。

不仅仅是太平天国,清朝下许多秘密会社成员也开始留长发

三、共和国来临前后的蓄发与剃发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次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的历史就此开始,辫子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自近代以来,辫子的存留问题已经在清廷内部展开过多次讨论,西方人一直以辫子作为中国人是“蛮夷”的标志,许多出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因此受到西方人嘲笑与讽刺,使得很多留学生出国后干脆将辫子剪去。剪辫问题在晚清已经不仅仅是国内民族间的政治问题,更成为中国的国家尊严问题。即使是这样清政府依旧不允许民众私自剪辫,许多在国外剪掉辫子的学生回国后也不得不买一根假辫子带上。

晚清许多学生出国已经剪掉了辫子

随着西方诸多先进的卫生观念传至中国,辫子还带来了许多卫生清洁方面的不便利,而现代工业与军事的发展也表明,留辫子对于工人操作机器或者军人行军打仗都十分不方便,维新派与革命派无不要求清政府废除剃发令,允许民众蓄发。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迫于革命党的压力,清政府才宣布允许百姓有留发的自由,但为时已晚。民国建立后,各地也纷纷兴起了剪辫热潮,军警在路上负责对民众进行剪发,但这种剪发令并不是强制要求,在民国依旧有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留着长辫表示对大清的忠诚。

日本学者曾说为区区的头发问题就可以死掉几百万个汉人的性命,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奇事。但事实的确如此,当留怎样的头发这种社会风俗与是否忠诚于国家的大政方针联系在一起,留什么样的头发就意味着效忠于哪个政权。清政府通过暴力获得了民众留辫子的“认同”,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帝国,但最后也在新一轮的革命运动中消亡,此时剪掉辫子成为中国新生的标志。

辫子剪与留的权力其实并没有掌握在民众手中,他们的“身体”也成为了权力变革下的被摆弄的对象,清朝的留辫与剪辫史其实也就是民众身体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史。

辜鸿铭在民国成立后依旧坚持留辫子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

胡服是古代诸夏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服饰,有较大差异。后亦泛称汉人服饰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

应该是:吾已胡服矣。意思是:我已经穿上胡服了。

节选:

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於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

译文:

任立政大声说:“汉朝已经大赦,中原安乐,主上年少,霍子盂、上官少叔执政。”用这话来先打动李陵。李陵默不作声,总是看着并抚摸自己的头发,回答说:“我已经穿上胡服了!”

这个问题有毒!

让我不得不分两部分回答。

汉化一词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对周边民族的同化与融合,这个过程一直贯穿着中国的历史。在古代,居住在中原的汉人相对周边各族,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悬殊的人口优势,因而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

对于我们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个褒义词。

汉化的原因很简单:

1: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先辈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的深刻思考,其中包含诸子百家的真理,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各类优秀文化。最主要的是它不是封闭式的文化。它就像一个天生的君子,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

2、汉民族先进的文化和优越的生活方式的吸引。根据历史的经验,落后民族在与先进民族融合杂居后都容易受先进民族文化生活的影响,清朝入关后,满族的汉化就是实例。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3、人类追求更好生活本能。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不仅有汉化,我们汉人也会被胡化,也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论是胡化还是汉化,归根结底是人类对目前生存状态的不满意,去学习外族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达到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目的。所以汉化的胡人,其实也是被我们先进的文化所吸引。

所以,汉化一词不论是对于炎黄子孙,还是外族人民本质上都是褒义词。

————————————————这里是“划水线”——————————————

现在我再回答下题主想问的“汉化”。

题主所说的“汉化”一般是指在不改变原内容的前提下,把一些基于外国文化的外文游戏、漫画、书刊等内容,翻译并修改成中文的,使玩家能以中文的视角进行学习。简单点来说就是翻译。

而这个“汉化”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入外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娱乐方式等等,从而满足人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

因此,我觉得这个“汉化”也是个褒义词。

问题是在之前人民思想道德和经济水平没有得到改善之前,我们“汉化”的手段确实令人不齿。可以说事情的本质是好的,但是展现的方式错了,因此让人对这个词产生错误的联想。

我觉得,现在中华儿女的生活水平及素质修养渐渐提高,而“汉化”这个词不会再作为一个贬义词出现。

谢谢邀请,我个人认为旗袍马褂不是我们汉族人服饰。身为汉族人,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被剥夺穿自己民族服饰的那种岁月和漫长的黑历史,我觉得其他少数民族,或者世界各地,各种种族的服饰都有他们的精彩独特之处,但我的骨子里还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汉族服饰,现在随便上淘宝天猫那里看一下,仿古装的汉服或者是改良的汉服,销量是多么的令人吃惊,你们就会明白我们作为汉族人那种对自己服饰的热爱,不会因为曾经断代消失过就把它彻底抛弃,恰恰相反,现在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加入穿戴自己民族服饰的行列,不单只有女人也有男人,特别是新生代的90后蛋蛋后们,我在街头经常偶遇穿着我们汉族服饰的女孩子,偶然也会见到一两个男孩子也是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他们脸上的自豪毫不掩饰表露出对自己民族服饰的喜爱和自信,今年的七夕,还有一帮年轻的男女,穿着我们汉族人的传统服饰开心无比的庆祝节日,其中这个视频在微信里多次转发,让人羡慕,甚至欢欣鼓舞,同时,通过他们这些穿着自己民族服饰庆祝活动的视频,或多或少都在鼓励着我们那些还在观望,犹豫,害羞,不敢穿着自己民族服饰出行的人,做了一个最好的表率行动,我相信不用太久,我们民间将会有更多的人,穿着汉族人自己的民族服饰,去参加大型的重要的活动或者庆祝节日,我自己个人现在已经拥有六套汉服,三套是仿古装的,三套是改良版的日常汉服,当初我穿出去的时候还以为会迎来多么惊讶的目光,但我的体验让我感觉到很开心,虽然偶然有人特意盯着我看,但是并不令人感到尴尬,这样我更加感觉到,我们大多数的汉族人,总有那么一天,最少在重要的节日或者活动的时候,把我们美丽的汉族服饰穿出去庆祝,通过重视自己民族服饰穿着,能够更好地传承我们汉族自古以来最美好的传统文化。最后我说一下其他民族的服饰,中国56个民族就有56种民族服饰,我也希望其他民族参加重要活动或者庆祝节日,也穿上他们自己的民族服饰,有首歌不是这样唱吗?一一一“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同为中国人,虽然有多个民族,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但我们大家都是华夏人,我们亲如兄弟姐妹,我们各自的民族服饰也是多姿多彩,想想看,每当国家有什么重要节日庆祝的时候,我们所有各族人民都穿上自己的传统服饰,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场景,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我们汉族人不会再觉得彷徨,犹豫,害羞,而是豪气冲天,骄傲的穿着汉族人的服饰,和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庆祝欢度我们共同的节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robots”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