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所谓的帝党和后党是如何形成并争斗的?

摘要所谓的帝党和后党是如何形成并争斗的?光绪十三年,光绪皇帝亲政后,仍由慈禧太后“训政”,直至光绪十五年三月四日宣布“撤帘归政”为止。所以,光绪帝在位的头十四年,始终由慈禧太后独揽大权,他本人

所谓的帝党和后党是如何形成并争斗的?

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皇帝亲政后,仍由慈禧太后“训政”,直至光绪十五年三月四日宣布“撤帘归政”为止。所以,光绪帝在位的头十四年,始终由慈禧太后独揽大权,他本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光绪亲政后,慈禧太后表面上退居颐和园,不再干预朝政,可实际上是天天“注视紫禁城”。满朝的文武大臣几乎都唯其“懿旨”是从,并形成了以军机大臣孙毓汶、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为首的“后党”,间接控制着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光绪皇帝则因长期处于慈禧太后的胁迫下,造成思想和性格上一定的软弱性,仍旧“事太后谨,朝廷大权,必请命乃行”。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光绪帝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政治阅历的增多,急于摆脱慈禧的控制,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他痛感国家危难,感到自己有志难伸。这时,在光绪周围逐渐形成了以翁同龢(皇帝老师、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志锐(光绪珍妃、瑾妃之兄,礼部右侍郎)、文廷式(珍妃前老师、翰林院侍讲学士)为首的帝党小集团。附属于这个集团的还有不少词馆和台谏角色的清流派人物,他们只尚议论,却无实权。帝党集团对内支持光绪掌权,反对慈禧太后擅政;对外主张整军抗敌,反对避战求和。这就必然同主和的慈禧及其后党产生矛盾并激化。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出现了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救亡高潮。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多次上疏光绪皇帝,要求维新变法,走强国之路。此时,光绪在和慈禧太后的争权斗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也想利用不断高涨的维新运动,来改变自己的傀儡地位,夺回权力。于是,他从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开始,连发了几十道关于变法改革的诏令,内容包括经济、军事、文教以及政治等各个方面。

这些改革措施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这就势必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许多地方实力派对变法改革为导火索的帝后之争也持阳奉阴违的观望态度。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则寸步不让,首先她迫使光绪下令免去帝党的核心人物、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和户部尚书的职务,将他驱逐回籍。其次,慈禧下令二品以上的文武大员直接由她任命,对她负责。三是任命她的亲信、后党人物荣禄为直隶总督,以控制京畿地区。四是九月到天津“阅兵”。这是慈禧狠抓军政实权,部署力量,准备政变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光绪帝也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召见康有为,让他专折奏事。二是罢免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堂官员,并严厉斥责对新政持观望态度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谭钟麟。三是任命拥护新政的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等四人为四品卿衔,参与新政。至此,光绪和慈禧及帝党和后党的争斗已白热化,宫廷政变一触即发。

但是,帝党的维新派康有为等人没有武装和实权,他们只好去劝说袁世凯救驾勤王,准备趁慈禧天津阅兵之际发动政变,结果被袁世凯出卖。八月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并宣布再次训政,废除新法,恢复旧制。而帝党中的参与变法的“戊成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帝后两派的争斗以慈禧的胜利而告终。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俊”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