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秘色瓷有何神秘

摘要秘色瓷有何神秘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

秘色瓷有何神秘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重要的是,这里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文物的名称。

物帐碑上“秘色瓷”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这几件瓷器中,有八棱瓶,有圆口或花瓣形口的碗、盘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

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撩开了。专家们恍然大悟:其实,对于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它本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那种八棱瓶,陕西的唐墓里出土过,故宫的学者在越窑的遗址也采集到过。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高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釉料配方外,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甚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秘色瓷在晚唐时期烧制最为成功,不久之后,五代钱氏吴越国就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的确是“臣庶不得使用”,那就当然远离百姓,高高在上了。至于它的名称,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一类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1000年的脑筋。然而,仔细琢磨,这个“秘”字似乎又包含了很多实的与虚的内容。这样极富深意的名称,恐怕只有浸泡在诗歌海洋里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阳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