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开封灌汤包的来历及特色

摘要开封灌汤包的来历及特色开封灌汤包,是一种包子里面有汤的蒸包,以前是北宋皇家的专用食品,后来传到了民间,以开封“天下第一楼”的包子最为闻名。这种灌汤包不仅外形漂亮,而且肉馅与鲜汤同在皮内,吃包子的同时,

开封灌汤包的来历及特色开封灌汤包,是一种包子里面有汤的蒸包,以前是北宋皇家的专用食品,后来传到了民间,以开封“天下第一楼”的包子最为闻名。这种灌汤包不仅外形漂亮,而且肉馅与鲜汤同在皮内,吃包子的同时,就可以将北方人爱吃的面、肉、汤融于一体,味道十分鲜美。那么,开封灌汤包有什么来历及特色呢?

开封灌汤包,最早源于北宋的都城东京(即今开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这种包子在当时被称为“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是“在京第一”。现在流行的开封灌汤包已经和北宋时的包子不同了。它是开封的包子名师黄继善始创的。黄继善,绰号黄胖子,1891年出生在河南滑县黄家营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由于生活所迫,他13岁时就开始逃荒要饭,后来到了开封,流落到一家包子铺当学徒,出师后结识了当时开封的名厨周孝德。1922年,黄继善办起了饭馆。他高薪聘请周孝德为厨师。当时,他们的饭馆主要经营的就是灌汤包子,生意十分兴隆。

开封灌汤包原先是用大笼蒸,后来黄继善进行了改革,变成了用小笼蒸。

包子的面和馅也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原来蒸包子的面用的是1/3的发面和2/3的死面,后来则改成只用死面,这样就使包子的皮更薄,而且不会掉底。不过,和面的工艺要求很高,要经过搓、甩、拉、拽,几次贴水、几次贴面的“三软三硬”过程,才能达到要求。包子馅原先掺有肉皮冻,吃多了会腻,所以也去掉了;用白糖、味精调馅,去掉了甜酱,馅里只放姜末,不放葱。最后就是打馅,这是一个功夫活,要求把馅打得扯成长丝而不断才行。

经过改良之后的灌汤包更好吃了,名声也越来越大。在黄继善的饭馆附近,住着一位名叫吴仲林的书法家。他常到饭馆吃包子,每次吃完之后总是赞不绝口。一次,黄继善请吴仲林给饭馆起个名字。吴仲林想了想,提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第一点心馆”5个大字,取意为“开封第一”。从此以后,“第一楼”就成了他们的字号。第一楼的包子用料考究、制艺精湛,具有皮薄馅多、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等特点,有人形容这里的包子是“提起一缕线,放下一蒲团,皮像菊花芯,馅似玫瑰瓣”,堪称是“中州食膳一绝”。

20世纪50年代,黄继善的徒弟曹振杰曾亲自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包子。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在品尝之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吃开封灌汤包子,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开封,当地人吃灌汤包子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吃灌汤包子,汤是列在第一位的,其次是肉馅,再次才是面皮。等吃完以后,首先记住的肯定是汤的鲜美,而肉馅是以近乎于汤的形式进入口中的,所以味道与汤一致,面皮非常柔软,除了嚼感之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开封灌汤包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不愧为中原美食一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原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