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季札观乐是怎么回事?

摘要季札观乐是怎么回事?音乐和诗歌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形式。西周、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对政治的情感、态度,经常派大夫采集各地民歌,所谓“采诗以观风俗”,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季札观乐是怎么回事?

音乐和诗歌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形式。西周、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对政治的情感、态度,经常派大夫采集各地民歌,所谓“采诗以观风俗”,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里许多的民歌,就是这样采集而来的。而诸侯在会盟及互派使者的外交场合,也经常有赋诗以言志的传统,即通过咏唱诗歌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观诗者也可藉此了解国家政治的得失、民心的向背,并委婉地给予评论。《史记》就记载了季札观周乐的过程。

吴王余祭四年,季札出使到鲁国,请求观赏保存在鲁国的周王的礼乐。先歌咏《周南》、《召南》的诗歌,季札听了说:“这些诗章很美呀,看来周天子的教化已经奠立了基础,虽然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人民已经能安居乐业,而没有什么怨言了。”又歌咏《邶风》、《鄘风》、《卫风》的诗章,季札评论说:“人民虽有忧患之思,可并不至于达到困穷的境地,我听说卫康叔、武公有这样的德泽,这该是卫国的民歌吧?”

接着又分别歌咏《王风》、《郑风》、《齐风》、《豳(bin)风》、《秦风》、《魏风》、《唐风》、《陈风》以及《小雅》、《大雅》和《颂》中的诗歌,季札听后都一一给予评论,如评《王风》说:“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评《郑风》说:“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评《齐风》说:“美战,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

评《翻风》说“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评《小雅》

说:“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

评《大雅》说:“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值得注意的是,季札观周乐的记载,不仅有助于了解我国春秋时期的社会风气,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有着极为珍贵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