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介之推为何不言禄?

摘要介之推为何不言禄?晋义公即位以后,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同时也重赏那些曾经同他一起流亡的功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予爵位,还有很多人主动向文公请赏。跟着文公一起流亡过的介之推,没有请求封赏俸禄,

介之推为何不言禄?

晋义公即位以后,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同时也重赏那些曾经同他一起流亡的功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予爵位,还有很多人主动向文公请赏。跟着文公一起流亡过的介之推,没有请求封赏俸禄,结果俸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晋献公共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国君还健在。惠公、怀公都不得人心,结果众叛亲离。如今国君回国执政,是上天不亡晋国,这完全是天意要让晋国兴起。可是这些人却都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很荒谬吗?偷窃别人的财物,尚且称之为盗,更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如今臣下遮掩罪过,主上赏赐奸佞,上下互相欺瞒,我难以与他们相处了。”介之推的母亲曾经劝他去文公那儿请赏,介之推说:“我怨恨那些人,再去仿效他们的行为,罪过就更大了。”于是介之推就带着他的老母亲,去绵上山隐居。

介之推的随从们很为他鸣不平,就在宫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道:“龙想上天,五蛇辅佐。龙已升入云霄,四蛇进了殿堂,一蛇独自悲伤,终不见处所。”文公看到这些话以后,想起还没有封赏介之推,就赶快派人去找他,可是这时候介之推已经隐居起来了。文公内心十分后悔,叫人满山呼喊介之推,可是没有人回答。文公只好下令焚烧绵上山,想以此来逼介之推现身,可是依然没有见到他。于是,深感内疚的文公就把整座绵上山封给介之推,作为他的封地,称之为介推田,又起名叫介山,并说:“以此来表明我的罪过,而且表彰善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阳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