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乙已京察是怎么回事?

摘要乙已京察是怎么回事?明朝廷对官吏的考核有京察和外察制度。京察考核京官,六年一次,在已、亥之岁举行。考察结果分为致仕、降调、闲住为民、拾遗等不同等级。外察考核地方官吏,三年一次,辰、未、戌、丑之年举行。

乙已京察是怎么回事?

明朝廷对官吏的考核有京察和外察制度。京察考核京官,六年一次,在已、亥之岁举行。考察结果分为致仕、降调、闲住为民、拾遗等不同等级。外察考核地方官吏,三年一次,辰、未、戌、丑之年举行。由于考核决定升迁,官吏们都很重视,但考核又往往成为他们明争暗斗的重要场合,京察尤其如此。乙已京察就是其中斗争比较激烈的一次。

这次京察始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乙巳年)正月,由吏部侍郎杨时乔和左都御史温纯等主持。杨时乔、温纯为人正直,与当时的内阁首辅大学士沈一贯屡屡发生冲突。沈一贯非常怨恨他们,在这次京察开始之前,为了庇护其同党心腹,他曾试图不让杨时乔主持其事,但遭到大学士沈鲤的反对,没能行通。杨时乔、温纯所上的京察的奏疏中,被察的给事中评为“浮躁”者二人,评为“不及”者二人;御史评为“浮躁”者三人,评为“不及”者三人,评为“不谨”者一人;另有大臣三人遭到“拾遗”,给事中一人定为“例转”(以年例转为地方官)。在这些被察、被转的官员中,沈一贯的心腹给事中钱梦皋、钟兆斗及御史张似渠、于永清等人都包括在内。沈一贯及其心腹不甘示弱,四处活动、进行抵抗。在他们的活动下,神宗扣住杨时乔、温纯等人呈上的关于京察的奏疏,不予批示下发,并以科道乏人为借口,让那些被评为“浮躁”、“不及”的官吏姑且留用,批评主持这次京察者将科道官定为“不称职”的太多,认为其中必有徇私舞弊之事。杨时乔、温纯迫于压力,上疏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但沈一贯等人仍然继续攻击他们,温纯被迫于当年七月辞官。沈一贯等人的所为激起了正直官员的不满,纷纷起来与之抗争,在他们的奋斗下,察疏最后终于发下,那些暂时留用的人仍按原来的方式处理。此后,沈一贯自知公论不容,于三十四年七月辞职离去。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原”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