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盐铁之议”是怎么回事?

摘要“盐铁之议”是怎么回事?汉武帝死后,即位的汉昭帝年幼,大权掌握在霍光手里。为了保证“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汉昭帝始元六年二月下诏命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

“盐铁之议”是怎么回事?

汉武帝死后,即位的汉昭帝年幼,大权掌握在霍光手里。为了保证“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二月下诏命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所在。贤良文学与桑弘羊意见不一,他们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之议。

在盐铁会议上,双方辩论的主要内容有:(1)民间疾苦的原因。贤良文学认为民间疾苦的根源在于国家经营盐铁等经济事业,提出废除盐铁、酒榷、均输官,即桑弘羊等人为推行盐铁、酒类国家专卖,以及平准、均输政策而设置的官吏。桑弘羊反对这一主张,认为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而且,这些政策便于堵塞豪强大家的兼并之路,有益于农民。因此,他坚持推行盐铁官营等事业。(2)对匈奴的政策。贤良文学主张偃兵休士,厚币和亲,企图依靠德政的感化维持和亲局面。桑弘羊则认为匈奴反复无信,不能采用德政感化,只有通过战争才能阻止匈奴的侵扰,保证汉王朝的安全。他强调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当世之务,后世之利”。(3)关于施政方针和治国的理论思想。贤良文学信奉儒家的仁义学说,主张德治,认为行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他们一再引证历史教训,批判严刑峻法,把严刑峻法看做是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桑弘羊以法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反对德治,主张法治。认为令是教育百姓的,法是督察奸邪的,有了严刑峻法,百姓就小心谨慎,奸邪自然止息。他所坚持的经济政策和治国方法都与法家思想相联系。此外,这次会议上的辩论还涉及农业的基本政策,对社会现状的估计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看待古与今的关系等问题。西汉桓宽编撰的《盐铁论》详细记载了盐铁之议的情况。

贤良文学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比较体察社会实况。

他们在霍光的支持下与桑弘羊展开的辩论,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对汉武帝晚年以后经济和政治形势的不同认识,以及由此而提出的不同的治国政策。经过这次辩论,尽管没有废止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法,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贤良文学活跃一时。根据贤良文学的意见停止了酒类专卖。“与民休息”的政策进一步得到肯定,对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