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台湾名称的由来与来历

摘要古代的台湾曾有过不少名称汉代、三国时期称为“夷洲”,隋朝称为“流求”,南宋称为“毗舍耶”,明代则叫作“东番”。明末清初之后,始出现“台湾” 之名。据考证,“台湾”一名来自土著名称。 台湾

古代的台湾曾有过不少名称:汉代、三国时期称为“夷洲”,隋朝称为“流求”,南宋称为“毗舍耶”,明代则叫作“东番”。明末清初之后,始出现“台湾”

之名。据考证,“台湾”一名来自土著名称。

台湾土著族即现在的高山族,它包括平埔人、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和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以及曹人、雅美人、赛夏人等。在明代,分布在台湾西南的平埔人中,有一支称为“台窝湾”(Tayovan. Taioan)的部落,最早与汉人接触,汉人遂以该族名称其地,并简称“台湾”。

荷兰传教士罗·朱奈斯1636年的报告书有称为 Taiouwang的部落,应是“台窝湾”人的直接记载。

明万历壬寅(1602年)陈第写《东番记》,称台湾为“东番”。说当时平埔人“起魍港,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其中“大员”即后来文献中的“大湾”“台园”和“大园”。原指“台窝湾”人所居地,随后以一地之名称“台湾岛”。跟随郑成功的杨英所写《从征实录》就记郑成功曰:“前年何廷斌所进台湾一图”。

据《蓉州文稿》述:“万历间(1573~1615)海寇颜思齐据有其地,始称“湾”。说明民间早已将这个岛屿叫做“台湾”了。

外国殖民者多采用葡萄牙对台湾的叫法,称为 Foymosa,意为美丽之岛,而对安平一带则写成 Tayovan. Taiyowan(窝湾)、 Tyovan(梯窝湾) Teijoan(大员)、 Toyouan(台员)等。尽管拼音字母有异,但大体上与中国文献资料记载相一致,证实系由“台窝湾”人的族名命名当地,后来扩展为全岛的名称。

当然,也有人认为该名称是由台湾西南部的内港“大湾”转化而来的。“大湾”在荷兰文献中亦称“台窝湾港”。

综上所述,大员、大湾、台员、台湾均系闽南话的同音别字,是来自台湾西南部平埔人“台窝湾”的简称。它先由族名演变为地名,再慢慢成为全岛的名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