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奥地利在宗教问题上采用什么样的政策

摘要16世纪中叶,奥地利国内的宗教问题也很尖锐。新教力量越来越大,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成了新教徒,有些地区这一比例高达80。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时期,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德国的一部分新教诸侯

16世纪中叶,奥地利国内的宗教问题也很尖锐。新教力量越来越大,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成了新教徒,有些地区这一比例高达80%。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时期,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德国的一部分新教诸侯认为,马丁·路德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因而支持新教徒。境外势力的插手,使奥地利的宗教矛盾日趋升级。1546年,马丁·路德去世,哈布斯堡家族与新教诸侯之间的战争正式爆发,奥地利王权反对新教,但是新教势力仍在不断上升。

1549年,克恩顿、施蒂里亚各等级代表公开支持新教,局面令人担忧。奥皇费迪南一世试图促成新旧教徒的和解。但是,双方在教义等许多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皇帝的努力没有成功,内战爆发。新教徒在战场上失利,被迫订立停战协议,天主教确立了在奥地利的统治地位。新教徒不甘心失败,与法国签订《香勃尔协定》,法王以“新教徒和德国自由的保护者”身份,承担了援助奥地利新教徒的军事义务。于是双方继续开战。1555年,哈布斯堡家族战败,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诸侯有权自行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即“教随国定”。法国趁机占领了梅斯、图尔、凡尔登。和约承认新旧两教的信仰自由,新旧教同权平等。《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宽容新教的法令,比法国的《南特敕令》早了43年。和约使奥地利的教派斗争缓和了半个多世纪。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