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独立宜言》的发布重大意义是什么

摘要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的英军去附近的康科德夺取一批武器,并搜捕当地的反英领袖约翰·汉考克和塞缪尔·亚当斯。由于保罗·里维尔马不停蹄一路赶到那里预先通报,马塞诸塞民兵及时出动。英军在列克星敦遇阻,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的英军去附近的康科德夺取一批武器,并搜捕当地的反英领袖约翰·汉考克和塞缪尔·亚当斯。由于保罗·里维尔马不停蹄一路赶到那里预先通报,马塞诸塞民兵及时出动。英军在列克星敦遇阻,双方交火,美国革命打响了第一炮。当时在费城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立即开始执行中央政府的职能,命令民兵改编成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1732~1799)为总司令。

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了《独立宣言》,这一天便成为美国的国庆节。《独立宣言》主要由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执笔,成为美国立国精神最重要的文献。宣言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阐述对政府概念的理解;其次是针对英国的抱怨和谴责;最后是宣布独立。

《独立宣言》所依据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它在一开始就宣称“人生而平等,享受着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这些不可让渡的权利”。为了保障个人的这些权利,人民才建立起政府。政府的权力是自下而上来自被治者的授意,一旦政府违背了这一原则,人民便有权改变这种政府,并建立新政府。基于这样的政府理论,《独立宣言》列举了乔治三世的一系列罪行、他对殖民地造成的伤害以及他对政府职能的违背。因此,殖民地有权联合起来,宣布成为独立和自由的联邦。

《独立宣言》的影响极为深远,它不仅为当时的美国革命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目标,而且影响到美国的未来,它的精神成为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也推动和鼓舞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独立革命,尤其是南美洲各欧洲殖民地的独立建国运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阳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