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二百五”的由来与来历

摘要“二百五”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句口头语。主要用来称代那些举止粗鲁、胆大妄为的莽汉以及一些不明事理、滥竽充数的庸人。因此,它明显地包含有贬义。 其实,“二百五”并非一般的民间俗语,而是来自于一个真实

“二百五”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句口头语。主要用来称代那些举止粗鲁、胆大妄为的莽汉以及一些不明事理、滥竽充数的庸人。因此,它明显地包含有贬义。

其实,“二百五”并非一般的民间俗语,而是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不幸被刺客暗杀了。齐王对此非常震怒,发誓要为苏秦报仇,只是苦于一时查不出凶手。后来他想了一条“欲擒故纵”计,让人把苏秦的头割下悬挂于城楼,旁边贴上一道檄文称: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勇士黄金千两,望见文后速速领赏。

檄文一经贴出,即有四人前来述说刺案系己所为。齐王说:“这可不能冒充啊!”四人皆一口咬定——绝无戏言!齐王道:“真乃勇士也!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人各分多少?”四人同声回答:“二百五!”齐王拍案降旨:“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统统推下斩了!”“二百五”即由此得名。

关于“二百五”的来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

唐开元初,京兆尹权势显赫。每当出巡时,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仪仗队前面开路的小官乃“喝道伍佰”,他们双手持有一根长杆,用于驱散人群。后来,为了壮声势、显威风,“喝道官”又增至二人,路旁一边一个。如此一来,按说该称他们为“喝道一千”或称“两个五百”,而百姓偏不认卯,坚持将他们同称“五百”,这样他俩就自然成为“二百五”了。

因他俩人手一根长杆,对百姓吆五喝六的,百姓又将这些鹰犬称为“二杆子”。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悦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