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宋史》作《忠义传》的目的及分类如何?

摘要《宋史》作《忠义传》的目的及分类如何?《宋史》的修撰者脱脱等人认为,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在五代时期几乎已经丧失,宋初的范质、王薄在这方面还有不足的地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太祖褒扬韩通,赞美卫融,开始显示

《宋史》作《忠义传》的目的及分类如何?

《宋史》的修撰者脱脱等人认为,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在五代时期几乎已经丧失,宋初的范质、王薄在这方面还有不足的地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太祖褒扬韩通,赞美卫融,开始显示出推崇忠义气节的倾向。

后来驰骋在西北疆场上的大臣奋勇杀敌,往往无所惧怕。真宗、仁宗的时候,田锡、王禹佣(chen)、范仲淹、欧阳修、唐介等人直言论政,于是朝廷内外都认识到要崇尚名节,五代的弊病从此一扫而空。所以靖康之难时,有志之士纷纷起来辅助王室,宋朝灭亡时,有很多忠义之士的事迹可以载入史书。为了表彰忠义之士,《宋史》作《忠义传》。

《宋史·忠义传》分为五类。第一类人有的领命出守边疆,有的受职守卫国土,有的在外地为官闲居,因为有感于国事而慷慨赴义,他们虽然情况不同,但都能为国捐躯、列节而死,这是忠义之士的最上等。第二类人或者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征战疆场、慷慨赴死,或者在被俘获后为保忠义而自杀,他们比第一类忠义之士稍次一些。第三类人在仓皇中遭遇国乱,在乱兵中丧失性命,虽然有些犹疑不定,但最终与苟且偷生不同,他们的志节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第四类人在世变中抽身引退,保持忠义的名节,这是忠义之士中又次一等的人。第五类人能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触犯上级,志在守卫国家,那些乡里、方外的杰出人物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也是忠义之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俊”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