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为什么说张商英是“窃忠直之名”?

摘要为什么说张商英是“窃忠直之名”?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他长身玉立,傲视当时,但却性格反复,品行不正。哲宗亲政后,张商英被召为右正言、左司谏。他记恨元祐群臣不任

为什么说张商英是“窃忠直之名”?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他长身玉立,傲视当时,但却性格反复,品行不正。

哲宗亲政后,张商英被召为右正言、左司谏。他记恨元祐群臣不任用自己,就上疏猛烈抨击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刘挚、吕大防,甚至把高太后比成吕后和武则天。他还善于揣摩人心,在上疏中挑唆哲宗不要忘记元祐年间所受的压制,“章惊无忘汝州时,安无忘许昌时,李清臣、曾布无忘河阳时”,章惇等都是当时受到重用的大臣,张商英这样提醒他们,实际上是想达到激怒当政以报私仇的目的。

蔡京拜相,张商英大肆吹捧蔡京,但他升任左丞后与蔡京的关系急转直下,多次诋毁蔡京。御史认为他做得太过分,拿出他以前写的《元祐嘉禾颂》和《司马光祭文》斥责他反复无常。

大观四年(1110),蔡京被逐,张商英起知杭州,并很快升任尚书右仆射。他为政持平,认为蔡京推行新法只是借口,实际上是以新法挟制君主,禁锢士大夫。他还改革弊政,减免赋税,劝徽宗节约用度、远离佞幸。徽宗十分忌惮他,修葺升平楼时,特意告诚主管官员,只要远远看见张丞相过来,就把匠人藏到楼下,等他过去再继续施工。

张商英与蔡京政见不合,而蔡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张商英因此受到称颂,登上了相位。他为相紧承蔡京弊政之后,稍有改革便备受颂扬,以至罢相后太学生竟为他诉冤。其实,张商英只是“窃忠直之名”

而已,他为人处世只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并非贤相。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同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