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云南饵块的来历及特色

摘要云南饵块的来历及特色云南饵块,为大理特产,是大理市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可大致分为块状、丝状和片状三类。其制作方法也很

云南饵块的来历及特色云南饵块,为大理特产,是大理市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可大致分为块状、丝状和片状三类。其制作方法也很多样,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百吃不厌。

饵块的起源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都有人认为是饵块的发源地。不过有个故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据说很久以前,因为知府衙门不知道为何被火烧了。知府下令3个月内所有人家不得生火做饭,弄得满城百姓叫苦不迭。一天清晨,有个叫粗糠宝的人挑着一担山货到昆明去卖。刚刚走进大东门,就看见城门口站着不少老百姓,一个个怒气冲天,叫骂之声不绝于耳。粗糠宝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粗糠宝向乡亲们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通,大伙儿顿时乐得眉开眼笑。

回去后,大伙儿纷纷从家里搬出炉子,在上面烤起粑粑来,一个个吃得又香又甜。知府老爷知道后,急忙出来查看,他揪住一个老倌吹胡子瞪眼。粗糠宝走上前去,道:“知府大人,布告上禁止在家里升火煮饭,可没有禁止在家门口烤粑粑吃呀!”知府懊恼不已,只得作罢。渐渐地,这个故事就传开了,又因当地有“溲米面蒸之则为饵”一说,人们便把这个粑粑叫做“饵块”,流传至今。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年必吃的食物。边陲百姓热衷于“饵食”,已有数千年历史。饵块平时或炒或煮或烧均无不宜。烧饵块用做成薄饼形的饵块在无烟炭火上烤到微焦黄时,在表面涂芝麻酱、辣酱、油辣椒等,还可夹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条,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饵块切成一寸见方的小薄片加云腿丝、肉片、鸡蛋、蔬菜等一同翻炒,就成了既可做主食又可做佐餐的炒饵块。

炒饵块中最出名的要称“大救驾”。“大救驾”起源于腾冲,在昆明也很有名气。据说明朝灭亡后,李定、刘文秀等大西军,于1656年拥永历帝朱由榔辗转来到昆明。两年后,清军三路入滇,吴三桂率军逼近昆明,永历帝与李、刘二将率军西走。至腾冲时,永历帝由于常常食不果腹,危及性命,腾冲百姓炒饵块奉上,才算解围。永历帝叹道,这真是救了朕的大驾。因此,腾冲炒饵块就被称为“大救驾”。与昆明炒饵块不同的是,“大救驾”是被切成三角形的饵块,薄如纸,作料以鸡蛋、糟辣子、番茄、白菜心、葱为主,绝不可放酱油,只用盐调制咸味。因此,其色彩如水粉画,清新明快,红、黄、白、绿各色甚是清秀雅洁。食之味道清爽、香辣适度,别具一格。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