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周村烧饼有何由来及特色

摘要周村烧饼有何由来及特色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各种特色小吃应时而生。当时山东境内有一种用鏊子烙制的民间食品“焦饼”,是一种很平常的薄面饼,因

周村烧饼有何由来及特色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各种特色小吃应时而生。当时山东境内有一种用鏊子烙制的民间食品“焦饼”,是一种很平常的薄面饼,因为配拌食盐和芝麻仁,酥香味美,又易保存,所以春秋农忙季节,乡下人都喜欢烙制。

正是这一时期,一种上贴烘烤胡饼的“胡饼炉”传入周村。

这种“胡饼”实际上就是一种厚烧饼。周村的面食师傅便取焦饼“薄、香、酥、脆”的特点,采用上贴烘烤“胡饼”

的方法,加以改进,创制出了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这便是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

在当时,烧饼制作技术不成熟。由于饼中间薄,边沿厚,状似木耳,所以有人叫它“木耳边烧饼”。清光绪六年(1880年),从事烧饼生产的桓台郭氏来到商业发达的周村城,在鱼店街创办了聚合斋烧饼铺兼饭店。聚合斋的郭云龙师傅在“木耳边烧饼”的基础上潜心研制,几经改进,终于研制出“形似满月,薄如秋叶”的“薄、香、酥、脆”佳品,使周村烧饼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市。

清末至民国时期,周村郭氏人家成为制作烧饼的唯一专业户。

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仁为原料,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富有营养,老少皆宜;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粘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因此也称为“瓜拉叶子烧饼”。

1958年“周村烧饼”改为公私合营,由郭云龙老人之子郭芳林携祖传工艺和秘方合入原周村食品厂。1961年大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烧饼。

1951年前后,周村人民曾以周村烧饼为礼品,慰问抗美援朝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1958年,周村人民政府代表全区人民向毛主席赠送过周村烧饼。80年代,邓小平、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也品尝过周村烧饼。在人民大会堂,周村烧饼还成为外国元首和嘉宾喜爱的佳品。2007年,周村烧饼作为国礼送给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近年来的周村烧饼更是屡获殊荣。如“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等。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龙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