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湘潭槟榔的来历

摘要湘潭槟榔的来历槟榔有“绿色口香糖”之称,深受消费者喜爱。湖南民歌《采槟榔》里唱道“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摘了谁先尝。”它道出了湖南人与槟榔之间奇妙的联系。湖南人对于槟榔的喜爱与迷恋甚至可以用“未入湖

湘潭槟榔的来历槟榔有“绿色口香糖”之称,深受消费者喜爱。湖南民歌《采槟榔》里唱道:“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摘了谁先尝。”它道出了湖南人与槟榔之间奇妙的联系。

湖南人对于槟榔的喜爱与迷恋甚至可以用“未入湖南境,先闻槟榔香”来形容。在湖南许多地方,都有饭后嚼槟榔的习惯,而在湘潭还有着“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圆台,避瘟开胃解油性”的歌谣,足见湘潭人及湘潭饮食文化与槟榔的不解之缘。

湖南人嚼槟榔起源于湘潭。湘潭人嚼槟榔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湘潭市志》介绍,顺治六年(1650年)正月,清兵屠城湘潭9天,县城里数万人口,所剩不到二三十户,人口不足百。

当时有一位程姓徽商,得到一老和尚嚼槟榔避疫的方法收尸净域,从此嚼槟榔习惯也就陆续延续下来。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湘潭发生瘟疫,城内居民集体患上臌胀病,时任县令白景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得到了启示,将药用槟榔分给病患者咀嚼,臌胀病竟然得以治愈,解除了瘟疫之害。

于是,嚼槟榔的习惯就在湘潭传开,最后传遍全省。

湖南不产槟榔原果,但槟榔加工业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海南和台湾。这无疑是整个食品加工的奇迹。

据《本草纲目》记载,槟榔性温、味苦,可解油、驱虫、除胀,还可治水肿、脚气等症。适当嚼食,有利于面部神经的运动,可起到美容的功效。它又是一种果品,特别是在湘潭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湘潭人在待客时可以不用烟、不用茶,只要奉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热情和诚意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悦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