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郫县望丛祠门墙上的“功在田畴”四字作何解释?

摘要郫县望丛祠门墙上的“功在田畴”四字作何解释?郫县望丛祠是祭祀望帝和丛帝的祠宇,而望帝和丛帝据称是教蜀民从事农桑的两个国王,因此后人公认他们二人是“功在田畴”。史书载,蜀人原是陇西高原古羌族的一支,以游

郫县望丛祠门墙上的“功在田畴”四字作何解释?

郫县望丛祠是祭祀望帝和丛帝的祠宇,而望帝和丛帝据称是教蜀民从事农桑的两个国王,因此后人公认他们二人是“功在田畴”。

史书载,蜀人原是陇西高原古羌族的一支,以游牧为生,他们沿岷江南下来到成都平原后,才开始由牧转农。史称“蜀王鱼凫田于湔山”(今都江堰玉垒山一线山脉古称湔山),说明鱼凫是最早开始转向种田的。蜀人在蚕丛时代是“居岷山石室”,“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只有到了“鱼凫王猎至湔山”,发现那里有定居务农的条件,于是组织族人种田。鱼凫死后,“蜀人思之,为立祠”,“礼出于湔”,这大概是四川川最早的一座鱼凫祠,其遗址在今彭州市海窝子太平寺。

“杜宇号称望帝,移治郫邑,教民务农”。杜宇时代,蜀地农业有了大的发展,以致影响到巴、荆一带,史称“巴人亦服其教而力务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荆人鳖灵”才“随水上(溯)至郫与望帝相见”。鳖灵懂水性,时蜀地大水,望帝不能治,乃拜鳖灵为相,“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有功,望帝把王位禅让给他,说明望帝对农业十分重视。望帝死后还化作杜鹃,才有“杜鹃啼血”的故事,正好说明了杜宇在发展蜀地农业生产方面是“死而后已”。鳖灵的开明王朝,在开拓农业生产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所以到开明九世时才把都城迁到成都,说明此时蜀地农业已从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发展到中心地带。故后人把成都平原农业开发的首功记在望丛二帝身上是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