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唐朝宫廷经常演奏的散乐有哪些?

摘要唐朝宫廷经常演奏的散乐有哪些?散乐始于秦汉,称为百戏,汉代又称角抵戏,南北朝后才称为散乐,是乐舞杂技的统称。北齐时,有鱼龙辟邪、俳优朱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东马、剥驴等百余种项目。大多来自西域,

唐朝宫廷经常演奏的散乐有哪些?

散乐始于秦汉,称为百戏,汉代又称角抵戏,南北朝后才称为散乐,是乐舞杂技的统称。北齐时,有鱼龙辟邪、俳优朱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东马、剥驴等百余种项目。大多来自西域,以天竺传入者为多。隋大业二年(606),炀帝命总四方散乐,集于洛阳会演百戏。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皆有演出,盛况空前。

唐代的歌舞戏也十分盛行,其中如《大面》、《拔头》、《踏摇娘》等不仅在民间十分流行,甚至开始在宫廷中上演。

《大面》又叫《代面》,原称《兰陵王入阵曲》,是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的一种歌舞。《大面》讲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与军士同甘共苦,但其容貌却十分秀丽,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加威武,高长恭在打仗时就戴上假面具。军士们为了歌颂他,就编制了《兰陵王入阵曲》。

《拔头》又称为《钵头》或《拨头》,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民间歌舞戏。表现一个西域人被老虎吃了,他儿子到山上去寻找父亲尸体,并捕杀猛虎的情景。表演者身着素衣,披头散发,面带哭相,应该是带有悲伤情调的节目,可是这个歌舞戏却曾在玄宗的生日时上演,到处一片欢笑声,因此此戏可能有些诙谐的情趣在其中。

《踏摇娘》也称《踏谣娘》,说的是相传有一苏姓男子自称郎中,喜酗酒,容貌丑陋,醉酒之后常打妻子。妻子貌美善歌,常向邻人哭诉。

此戏最初就是模仿妻子哭诉的音调和受屈挨打的动作。后来发展到唐代,其重点成为妻子那段动人心弦的歌舞,有举手整妆的动作,有群众整齐的利和唱声,还有富于表情的说白,观者为之动容。

唐代的歌舞戏,有些已十分成熟。这些带有人物、故事情节的歌舞,已具备了后世戏曲艺术的雏形,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散乐还包括杂技,如绳伎、蹋球、舞马、舞象犀、幻术、筋斗、扛鼎、跳丸等,种类繁多,是今天杂技节目的早期形态。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楠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