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杨国忠为什么能够身兼四十余职?

摘要杨国忠为什么能够身兼四十余职?唐朝自武则天以来,开始大量设置使职官,各种事务皆有专使负责,从而造成了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局面,也就是说重要权力都由使职官所控制。杨国忠利用自己是皇亲国戚身份以及唐玄宗的

杨国忠为什么能够身兼四十余职?

唐朝自武则天以来,开始大量设置使职官,各种事务皆有专使负责,从而造成了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局面,也就是说重要权力都由使职官所控制。杨国忠利用自己是皇亲国戚身份以及唐玄宗的宠信,在天宝年间、除了担任宰相,控制军政大事的决策权之外,还身兼四十余种使职官,将很多权力集于一身。比如他既是宰相,却又兼任节度使,还兼判度支、吏部三铨等事,很多事务忙不过来,便委托手下胥吏办理,致使贿赂公行,吏风大坏。很多重要的国事决策都在其家进行。如吏部三铨,以往从当年十月开始,至次年三月才能结束,而杨国忠却在家中进行铨选,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载:“国忠使胥吏于私第暗定官员,集百僚于尚书省对注唱,一日令毕,以夸神速,资格差谬,无复伦序。”他甚至还放任家中妇女观看注拟官职,“笑语之声,朗闻于外”。按照唐制规定,吏部注官完毕后,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查。杨国忠干脆将侍中、给事中等门下省官员唤到自己家中,当场“审查”押字,一日而毕,将国家制度视为儿戏。杨国忠身兼四十余职现象的出现,是唐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天宝以后唐朝走向了衰落,绝不是因为仅仅发生了安史叛乱的缘故,而是其政治腐败所导致的必然趋势,这场叛乱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原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