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进士科为什么最为兴盛?

摘要进士科为什么最为兴盛?科举是唐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出路,在诸科之中,进士科对知识分子最具吸引力。唐代常举诸科中,明法、明书、明算是选拔专门人才的科目,对士子的吸引力不大。秀才科非常难考,命中率极低,一般士

进士科为什么最为兴盛?

科举是唐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出路,在诸科之中,进士科对知识分子最具吸引力。唐代常举诸科中,明法、明书、明算是选拔专门人才的科目,对士子的吸引力不大。秀才科非常难考,命中率极低,一般士人也不愿参加。明经科对士人的吸引力则远不如进士科。其原因在于:首先,考进士远不如考明经容易,因而社会上对考中进士的人看得更重,而有才华的士子也以考中进士为荣。唐代进士的录取率是百分之一二,而明经的录取率为十分之一二。物以稀为贵,由于进士录取率远低于明经,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重进士、轻明经的倾向显而易见。进士比明经难考,是因为两者考试内容上有较大差异,明经主要考应试者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考生只要对儒家经典死记硬背,便可稳操胜券。而进士科除了考儒家经典外,还有试策和杂文两项,要求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以文章取士比起死记硬背儒家经典的考试,能给士人以较大的自由发挥余地和表现自身才华的机会,也更能体现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进士科为人看重的原因之二是进士及第者仕途明显优于明经,升迁较快。特别是唐中后期,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唐前期,高级官员主要来源于门荫(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之一,指依靠父祖辈官职的庇护而进入官场),明经出身者也能致取高位。至中后期,进士及第者多能进入高级官员行列,而宰相也几乎全部来自进士及第者。这就更加促进了人们对进士科的推重。唐代,人们在观念上就以“进士为士林华选”;“绅虽位极人臣”,若不是进士出身,则“终不为美”。唐宣宗特别看重进士科,喜欢问大臣的出身,若听说是进士出身,就特别尊重;若大臣人物出众,但并非进士出身,则殊表惋惜。参加进士考试的人,在应考之前,就被推重为“白衣卿相”、“一品白衫”。进士科的兴盛和一枝独秀,由此可见一斑,遂使进士科发展较快,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阳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