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刘穆之是如何辅佐宋武帝创建大业的?

摘要刘穆之是如何辅佐宋武帝创建大业的?刘穆之,是汉代王室之后,祖辈居住在京口。他少年时博览群籍,颇有声名。刘裕攻克京城后,征求贤才,刘穆之去见他。刘裕问“我方举大事,形势艰难,急需一名军吏

刘穆之是如何辅佐宋武帝创建大业的?

刘穆之,是汉代王室之后,祖辈居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他少年时博览群籍,颇有声名。刘裕攻克京城后,征求贤才,刘穆之去见他。

刘裕问:“我方举大事,形势艰难,急需一名军吏,你认为谁可以担此重任?”刘穆之说:“贵府初建,军吏必须有实才,仓促之时,此任恐怕非我莫属。”刘裕笑着说:“足下能够屈尊,我的事情一定成功!”当即任命了刘穆之。

刘穆之很有经略才能,侍奉刘裕尽忠竭诚,刘裕也把他看作心腹,事无大小,都和他商量,谋定而后战。当时正值东晋末,纪纲不立,豪强横行,欺压百姓,百姓痛苦不堪,加之司马元显当政,贪污奢侈,政治败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桓玄篡晋后律条苛繁。所以,当刘裕率兵攻入建康赶走桓玄后,刘穆之根据形势调整政策。不出半月,风俗顿改,百姓称便。

刘穆之跟随刘裕平定桓玄叛乱,先后攻下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灭掉南燕,又大败袭击建康的孙恩、卢循起义军。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刘穆之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决断众事,功劳很多。和刘裕同时起兵反对桓玄的刘毅等人嫉妒他,经常进言,说他权力太大,但刘裕更加信任、依赖他。

刘穆之爱好交游,经常宾客盈门,因此消息灵通,耳目众多。他把所见所闻,事无大小,都禀报刘裕,故而刘裕能广开视听,不受蒙蔽。

刘裕的举止言行,刘穆之都很关注,刘裕向来拙于写字,刘穆之劝他说:“写字虽是小事,但文书宣达四方,影响却很大,希望明公稍加留意。”

刘裕既无暇改进书法,也因天分所限,刘穆之就建议他写大字,字大有气势,以掩盖不足。刘裕采纳了这个建议,一张纸六七个字就写满了。

刘穆之向刘裕举荐人才,直到采用方肯罢休,有善于荐贤的美名。

义熙七年,刘裕西攻刘毅,用诸葛长民监太尉留府事,而以刘穆之为建威将军,配以实力,监视长民,长民心怀异图,犹豫不定,对刘穆之说:“有人说我与太尉不和,为什么会这样?”刘穆之劝他说:“太尉西上沿江远伐,把老母幼子都托付给你,如果与你有嫌隙,怎么会这样呢?”他的一番话,打消了诸葛长民的疑虑,使其安下心来。等到刘裕西伐胜利,杀掉刘毅,从江陵回到建康后,就杀了诸葛长民。从此,北府将官出身的实力派中,只有刘裕巍然独存。

义熙十一年,继刘毅任荆州刺史的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之反对刘裕的大权独揽,刘裕再次西上征讨。司马休之战败,投奔后秦姚兴。

此时东晋内部已没有能和刘裕对抗的势力,所以刘裕决定再进行一次北伐,建立声威。刘裕北伐时,仍旧使刘穆之留守建康,总揽朝政,供给军需。刘穆之每日接待宾客,处理政务,批答文书,不知疲倦。一有闲暇,就手抄书本,校订典籍。他性情豪爽,喜欢结交宾客,每顿饭都和宾客一起吃,手下每天都要准备十个人的饭,习以为常。刘穆之曾经对刘裕说:“我本来贫贱,养家糊口的东西少,自从我做官以来,虽然心里总想节约,但每日所需,还是稍微丰厚一些。除了这些,一丝一毫我也不会损公肥私的。”刘裕北伐,大败后秦军,进入长安。这时刘穆之病死,刘裕怕权力他移,不得不匆匆赶回建康。元熙二年(420),刘裕用禅让的命义,夺取帝位,国号为宋。

刘裕平定桓玄、镇压卢循、西征北伐,建立了极高的声望和政治资本,这些都和刘穆之的谋略才能分不开,因此刘穆之死后,刘裕在给天子的上表中说:“我能够以微薄的才能,承担国家的重任,西征北伐,不辱君命,实在是依仗着刘穆之的扶持匡助。如果没有他,我是不会取得这些成功的。”建议为刘穆之封侯,以示表彰。

刘裕称帝后,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每当忆起刘穆之,总感叹不已,说如果穆之不死,应当帮我治理天下,他死了,国家也就困苦了。光禄大夫范泰听了,就对刘裕说:“圣君在上,英才满朝,穆之虽然功绩卓著,但也不应一个人就能决定国家的兴衰。”武帝听了,笑着说:“爱卿难道没有听过骥(,良马名)吗?它之所以宝贵,就在于能够日行千里啊!”又说:“穆之死了,人们都轻视我了。”可见他对刘穆之的推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原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