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杨秉的“三不惑”是什么?

摘要杨秉的“三不惑”是什么?杨秉是杨震的儿子。他少年时代传习父业,并对《京氏易》有深入的研究。青壮年时代,博览群书,常隐居教授弟子。四十多岁的时候,才被征拜为侍御史,后来,又转任豫州、荆州、徐州、充州等地

杨秉的“三不惑”是什么?

杨秉是杨震的儿子。他少年时代传习父业,并对《京氏易》有深入的研究。青壮年时代,博览群书,常隐居教授弟子。四十多岁的时候,才被征拜为侍御史,后来,又转任豫州、荆州、徐州、充州等地刺史,不久又升任任城相。在做刺史的时候,他总是计算自己的办事日期,按照办事的时间领取俸禄,多出来的俸禄则全部交公,从来不多领一分钱。

他的门生故吏多次给他送钱,都被他拒绝了。因此,远近都知道杨秉和他的父亲杨震一样,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吏。

汉桓帝即位以后,杨秉因为精通《尚书》而被召入宫中,担任皇帝身边劝讲的职务。不久,又先后拜为太中大夫、左中郎将,再升迁为侍中、尚书。当时,汉桓帝经常出行。有一天,桓帝又微服私行,准备驾临河南尹梁胤家过夜。恰巧这天刮起了大风,巨大的树都被大风连根拔起,天空一片昏暗。于是,杨秉趁机劝谏桓帝不能驾临一个官员的家里过夜,更不能不顾朝中的大事,经常出外游玩。但是,桓帝听不进他的忠言相劝。在这种情况下,杨秉称病要求免官回乡休养。桓帝巴不得杨秉离开自己,好让自己清静一些,自由一些,于是便把他由朝中调任到扶风任职去了。但是,太尉黄琼感到杨秉离开朝廷对朝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便上疏皇帝,希望皇帝重新考虑将杨秉留在朝廷。汉桓帝听了黄琼的劝说,将杨秉又任命为光禄大夫。

杨秉后升为太常,在担任太常期间,因为直言相谏,而多次得罪皇帝。又因为和宦官、权奸们不可调和的斗争,而多次得罪宦官和权臣们,因此,他多次被罢官归家。但每次罢官不久,朝廷又不得不用他,所以,每次罢官的时间都不长。后来,他又担任太尉的职务。当时,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气焰嚣张,尤其是那些大宦官,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他们安插亲信,排斥异己,各地的地方官大都把持在他们的手中,百姓怨声载道。于是,杨秉和司空周景这些正直敢言的大臣又上疏进谏,希望皇帝下决心惩治这些贪官污吏,为民除害,整顿吏治,铲除奸党。在杨秉等人的努力下,皇帝终于将那些贪官污吏绳之以法。杨秉趁这次机会,杀了或者罢免了五十多个胡作非为的贪官污吏。于是“天下莫不肃然”。

杨秉从来不饮酒,他的夫人也早早去世,他再也没有续娶。他为官一生,像他的父亲杨震一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以,他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我这一生有三不惑:不惑于酒,不惑于色,不惑于财。”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书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