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为什么说胡广是东汉后期最典型的官僚?

摘要为什么说胡广是东汉后期最典型的官僚?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胡广小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家境比较贫寒。长大后在州郡担任小吏,地位低下。有一年,太守法雄的儿子法真来到南郡探望父亲。法真虽然年

为什么说胡广是东汉后期最典型的官僚?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胡广小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家境比较贫寒。长大后在州郡担任小吏,地位低下。有一年,太守法雄的儿子法真来到南郡探望父亲。法真虽然年纪不大,却善于识人。

这年年终应举,法雄让法真替他注意物色推荐人才。一天,太守法雄宴请所有大小官吏,法真偷偷地从窗户里观察每一位大小官吏的言行举止与为人处世。他看到胡广举止风度与一般人不同,温文尔雅,谦逊执礼,气度不凡。于是,指着胡广对法雄说:“这位将来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父亲大人应该推举他。”就这样,胡广被推举为孝廉。他到京城去参加章奏考试,果然不负法雄父子的厚望,一举夺魁,被安帝取为天下第一。不出一月便被朝廷拜为尚书郎,旋即又迁升为尚书仆射。

不久,汉顺帝欲立皇后。但顺帝宠爱的贵人共有四位,这四位皆才貌出众,品行淑善,顺帝对她们同样宠爱。所以他拿不定主意,决定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这时,胡广上疏,认为立后事大,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安危与皇族的兴衰荣辱,应该根据德行、年龄、才貌、出身、智慧、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条件全面衡量。最后,汉顺帝采纳了胡广的建议,以梁贵人为良家子女,出身名门,立为皇后。

胡广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尽管他也曾多次被罢官免职,但每次闲居皆不到一年,不但能官复原职,而且每每升迁。他历事汉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六位皇帝,曾一度任司空,两度出任司徒,三次出任太尉,官至太傅。他所推举的都是天下的名士。他老成持重,为人处世谦逊退让,处理问题十分练达。又熟悉历代的典章制度,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文学家。所以当时京城有谚语说:“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因此,他成为东汉后期最典型的封建官僚。他八十二岁死于太傅任上,被朝廷追封为文恭侯。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名官员,皆披麻戴孝,为他守灵、送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

胡广所著诗、赋、铭、颂、箴等二十二篇。原有集两卷,已佚。《上疏驳左雄察举议》、《谏探策立后疏》、《吊夷齐文》、《百官箴叙》等文章,分别被保存在《艺文类聚》、《天平御览》和《后汉书》本传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