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班固的《白虎通义》为什么被称为“国宪”?

摘要班固的《白虎通义》为什么被称为“国宪”?建初四年,汉章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召集有关官吏以及诸生、诸儒在京都洛阳的白虎观,举行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诗》、《书》、《礼》、《易》、

班固的《白虎通义》为什么被称为“国宪”?

建初四年(79),汉章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召集有关官吏以及诸生、诸儒在京都洛阳的白虎观,举行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的异同。由汉章帝亲临主持并裁决。

班固根据这次白虎观会议奉命撰集的《白虎通义》将社会上的一切人和事,都牵强附会地和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

书中说子、臣、妻之所以要顺从父、君、夫,是因为地必须服从天;臣下做事之所以要归功于君,是因为太阳是光明的来源。君主之所以拥有老百姓,是因为天拥有众星。书中还宣扬“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认为既然一切都是老天安排的,所以统治秩序像自然现象一样,是永恒不变的。谁违反了它,必将受到天的惩罚。所以,白虎观会议并不是在讲哲学,而是为封建社会现实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寻求精神上的解救方案。利用对儒学经义随心所欲的解释,来制定国家大法。他们要将宗教化的儒术进一步国教化,通过钦定,“永为后世则”,不得再有异议。

因此,《白虎通义》在当时就有人称之为“国宪”。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龙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