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屈原为什么要作《离骚》?

摘要屈原为什么要作《离骚》?屈原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

屈原为什么要作《离骚》?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据推算,他当时仅二十多岁,可谓少年得志。后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这以后,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一系列问题。先是秦使张仪入楚,以财物贿赂佞臣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用欺骗手法破坏了楚齐联盟。

怀王发现上当后,大举发兵攻秦,可是不仅丹阳、蓝田战役相继失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此时屈原曾受命使齐修复旧盟,但似乎没有结果。

此后由于怀王外交上举措失当,楚国接连遭到秦、齐、韩、魏的围攻,陷入困境。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一度被流放到汉北一带,这是他第一次被放逐。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屈原曾极力劝阻,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不得返回,三年后客死于秦。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即位,子兰任令尹,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即位后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

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司马迁曾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在流放的过程中,内心充满怨愤,便将心中的无限苦闷寄寓在诗篇之中,这样就创作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离骚》。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