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竹林七贤”指谁?

摘要“竹林七贤”指谁?“竹林七贤”又名“竹林名士”,是三国时曹魏末年七位名士的合称。因为他们互相往来,在嵇康家的竹林下尽情地欢娱,所以世称“竹林七贤”。七贤之称始于东晋。晋孙盛《魏氏春秋》有“号为七贤”之

“竹林七贤”指谁?

“竹林七贤”又名“竹林名士”,是三国时曹魏末年七位名士的合称。因为他们互相往来,在嵇康家的竹林下尽情地欢娱,所以世称“竹林七贤”。

七贤之称始于东晋。晋孙盛《魏氏春秋》有“号为七贤”之称;晋袁宏《名士传》称为“竹林名士”;东晋戴逵著有《竹林七贤论》一文。

“竹林七贤”所指的七位名士向来没有异议,他们是谯国(今安徽宿县)人嵇康,陈留(今属河南)人阮籍、阮咸,河内(今河南武陟县)人山涛、向秀,沛国(今安徽濉溪附近)人刘伶,琅邪(今属山东)人王戎。七人共同标榜老庄,崇尚清谈,思想基本投合,志趣也相仿佛。但由于司马氏集团对七人的诱引和威逼,使这个七人集团在晚期呈现分裂的趋势,尤其是在对待司马氏的政治态度上分歧最为明显。由于政治态度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思想和志趣也开始呈现分裂。嵇康、阮籍、阮咸、刘伶对司马氏政权采取不合作或虚与委蛇的态度,所以他们仍旧隐居山林,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而山涛、王戎则投合政治,由早年的老庄思想开始杂入了一些儒术思想,并倡导名教与自然的统一,无疑是为他们的出仕张本。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但内心非常痛苦,曾写有《思旧赋》,刚开了个头却又马上煞了尾,体现出典型的惧祸心理。阮咸在阮籍死后也迫不得已地入朝做了散骑侍郎。所以,在核心人物嵇康、阮籍相继被杀、忧死之后,“竹林七贤”便宣告彻底瓦解,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七人中,山涛、王戎后来都身居要职。山涛为官较为公正,并主动承担起替嵇康抚养后代的义务。王戎却为人卑鄙,投机钻营,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到八王之乱时仍身居显位,在民间颇流传他贪财吝啬的“佳话”。

“竹林七贤”以清谈、任诞见称,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典型代表。关于七人的逸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多有记载。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龙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