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佛教“四大名山”的由来与来历

摘要佛教四大名山的提法,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佛教传入中国的2000余年中,所建寺院无数处。初始只是信徒间互相“参方”往来,学无常师,朝无定处。直到唐末,朝拜的地方才逐渐集中于声名鹊起的丛林地带。一是

佛教四大名山的提法,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佛教传入中国的2000余年中,所建寺院无数处。初始只是信徒间互相“参方”往来,学无常师,朝无定处。直到唐末,朝拜的地方才逐渐集中于声名鹊起的丛林地带。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一三防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

“五山”是:杭州经山的兴盛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

“十刹”是: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以及苏州虎丘的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等。由于南宋偏安江南,故“五山十刹全都集中与杭州、苏州和宁波等东南一带。

五台、普陀、峨眉、九华并称为“四大名山”则是明代以后的事。原来的“五山十刹”经过元明动乱,早已衰竭。时至明代,四海统一,信徒活动范围及规模也远远超过唐宋。于是,“四大名山”已不同于往昔集中都城一隅的畸形繁荣景象,它地跨江河南北,域及山海东西,奠定了今日中国佛教的地理格局。

四大名山虽然彼此齐名,但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则各有所别,即所谓“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它们虽同为佛门,但供奉对象有异。五台山供文殊菩萨,其被民间视为智慧化身;普陀山供观音菩萨,是慈悲化身;峨眉山供普贤菩萨,乃理智化身;九华山供地藏王菩萨,系志愿化身。四位菩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四种品格,适应了不同信徒的精神需求,因而香火不断,久盛不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楠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