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摘要当整个民族从十年的心灵创伤中走出来的时候,人们心中所充盈着的,不仅有对“四人帮”的强烈义愤和重获新生的无比喜悦,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痛——关于这个苦难的古老民族,关于每一个在苦难中备受煎熬的灵魂。当

当整个民族从十年的心灵创伤中走出来的时候,人们心中所充盈着的,不仅有对“四人帮”的强烈义愤和重获新生的无比喜悦,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痛——关于这个苦难的古老民族,关于每一个在苦难中备受煎熬的灵魂。当然,我们只有正视这一伤痛,才能获得新生的力量。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就是剖开伤口的第一刀。它通过塑造鲜活的艺术形象,是第一个在十年的梦结束后揭露“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的心灵所造成的毒害。它因此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第二年8月,《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在“文革”中,“革命小将”王晓华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和被打为“叛徒”

的母亲划清了界线,前往辽宁插队。后来,当她得知母亲“叛徒”的罪名不过是“四人帮”的诬陷而已,她满怀悔恨地赶回上海,探望8年未曾联系的母亲。然而遗憾的是,母亲在“文革”中饱受摧残,已经在长期的重病缠身之后撒手人寰。她最后一没能见上是母亲一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遗憾。由于该篇小说准确地道出了人们劫后余生的心理,因而成了“伤痕文学”的一面旗帜。在“伤痕”的旗积的指引下,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许多“伤痕文学”的作品应运而生,如王蒙的《最宝贵的》、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韩少功的《月兰》、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等。这些闪烁着泪光与怒火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了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描写生活,从而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远的思潮。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