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什么是“语丝派”散文

摘要语丝社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因1924年11月于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而得名。这一群体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不同,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

语丝社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因1924年11月于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而得名。这一群体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不同,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力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并且这个刊物存在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19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才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林语堂、鲁迅、川岛、钱玄同、孙伏园、章依萍、刘半农、俞平伯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

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组成来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是极不相同的,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一致。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

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对社会和文化展开了积极批评,对迁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以及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大力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在针砭时弊的杂感和随笔方面,语丝作家群形成了共有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种具有鲜明的文体风格的文体被称作“语丝文体”。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龙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