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王化基为官如何?为什么说其子孙“多贤”?

摘要王化基为官如何?为什么说其子孙“多贤”?王化基,字永图,真定人。太平兴国二年,王化基进士及第,被任为大理评事,通判常州。不久即迁为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岚州。当

王化基为官如何?为什么说其子孙“多贤”?

王化基(944~1010),字永图,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平兴国二年(977),王化基进士及第,被任为大理评事,通判常州。不久即迁为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岚州。当时赵普为相,启奏太宗说用人太速,不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王化基因此被改任淮南节度判官。王化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因此上表自荐。太宗看完上奏后说:“王化基主动向皇上推荐自己,真是慷慨之士。”于是亲自召试,王化基又被任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有一天,王化基侍候在太宗左右,太宗向他询问边疆的事务,他回答道:“治理天下就像种植树木,最大的忧患在于树根不坚固,如果树木的根坚固了,那么树枝、树叶等细节部分也就不足为忧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朝廷自身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好了,又何患边境不会安宁呢?”不久,又向太宗献策,认为当务之急基本在五个方面,其一是恢复尚书省,其二是谨慎用人制度,其三是惩治贪官污吏,其四是节省冗官冗费,其五是严格选择远郡的官吏。太宗览奏后,对此非常称赏,并采纳了这些建议。

起初,柴禹锡担任枢密使,他的家奴接受了别人的钱财,而柴禹锡确实不知有这么回事。参知政事陈想便以此为把柄,向太宗中伤柴禹锡,太宗大怒,下令严格审查这件事,王化基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因此为柴禹锡洗雪了不白之冤。太宗感到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理过于草率,而王化基却处理得比较公平,因此给予了王化基有长者之风的评价。

王化基为人宽厚,有容人之量,喜怒不形于色,同僚对他凌辱息慢的,他都能宽容。在王化基掌握重权时,不以此来为自己的儿子谋取官位,但他善于教导后代,因此他的儿子王举正、王举直、王举善、王举元都颇有成就。由此也就有了“王氏之子孙多贤”的史官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楠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