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为什么说叶清臣“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压”?

摘要为什么说叶清臣“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州人。天圣二年,叶清臣以第二名擢进士第,被授为太常寺奉礼郎、签书苏州观察判官事。后改任盐铁

为什么说叶清臣“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叶清臣(1000~1049),字道卿,苏州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天圣二年(1024),叶清臣以第二名擢进士第,被授为太常寺奉礼郎、签书苏州观察判官事。后改任盐铁判官,上奏了九条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这年冬天,京师发生地展,叶清臣上疏认为,天以阳动,是君王之道;地以阴动,是大臣之道。天动地静,则主尊臣卑。改变了这个规律,天下就会发生混乱,这次地震便是前兆。所以希望皇帝延引忠直敢言的大臣,以消弭灾祸的到来。由于叶清臣的这次上疏,范仲淹、余靖等都得到了升迁。不久,叶清臣请求外任,被授为两浙转运副使。太湖的下游有农民的水田,而豪强地主占据上游,不让水源灌溉下游的农田,农民慑于豪强的威势,都不敢上诉。叶清臣便以疏凿盘龙汇、沪读港为名,把水源引入下游,使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

当时,宋王朝与西夏在陕西边境短兵相接,叶清臣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宋王朝的将帅缺乏深谋远虑,士兵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军队的粮草储备也很薄弱,因此,只要小有边患,便会在外无晓将、内无精兵的局势中惶惶不安。皇祐元年(1049)春天,仁宗又向近臣咨询备边的策略,叶清臣针对仁宗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精辟的回答,体现出一位正直士大夫品评当世人物的勇气和卓识。他说:“我朝不患没有人才,而是患有人才而不能用。当今的辅弱大臣,以忠义为己任的,莫如富弼。时刻为国家的稳定深谋远虑的,莫如范仲淹。熟悉古今典故的,莫如夏竦。议论切当的,莫如郑戬。至于能够承担一方事务,庄严有纪律的,莫如韩琦。

能断大事的,莫如田况。刚果无顾避的,莫如刘换。宏达有方略的,莫如孙沔。至于帅领偏神,能够运筹帷握,决胜千里的,莫如范仲淹、王德用、庞籍。可以担任偏神之将的,则有狄青、范金、蒋储、张亢、刘贻孙、王德基等。”

可见,叶清臣遇事敢于承担,议论无所顾忌,因而被史官评为“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