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为什么说胡栓之疏“忠义凛然”?

摘要为什么说胡铨之疏“忠义凛然”?胡铨,庐陵人。他为人刚直,写的奏疏也具有“忠义凛然”的风格。早在建炎二年,高宗在淮海以策取士的时候,胡

为什么说胡铨之疏“忠义凛然”?

胡铨(1102~1180),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为人刚直,写的奏疏也具有“忠义凛然”的风格。早在建炎二年(1128),高宗在淮海(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以策取士的时候,胡铨的策文是这样写的:“汤、武因为听取百姓的意见得以兴旺发达,桀、纣因为听天命而致国家灭亡。

如今陛下处于战乱之中,外有叛臣作乱,敌人入侵,内有权臣争斗不已,策问学子的几十条题目,却把问题的根源都归于天,而不肯听取百姓心声。”接着又说道:“今天的宰相不是晏殊那样的人,枢密、参政也不再是韩琦、杜衍和范仲淹那样的贤臣了。”这篇策文一万余字,高宗看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对胡铨另眼相看,想把胡铨列于参加策试的学子之首,但因有人嫉恨胡铨的忠直,暗地里将他列在了第五名。胡铨因此被授抚州(今江西临川)军事判官一职,还没就任,就发生了隆祐太后避乱赣州(今江西赣州)而被金兵追赶的事情,胡铨急忙招募乡民帮助官军解围,由此转任承直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史部郎官、秘书少监、起居郎、国史院编修官、宗正少卿、权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宝文阁待制、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

胡铨在为政期间多次上疏言事,因他的言论过于刚直,得罪了不少权贵,因而多次被贬往外地。他死后,朝廷赐谥号“忠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楠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