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庆生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摘要生日是人来到世上的纪念日,对本人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因此庆贺生日的习俗颇为流行。而向别人祝寿,则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一项内容。在我国为别人祝寿,即“上寿”的风气开始的很早。金文中就有多种写法的寿字出现,说

生日是人来到世上的纪念日,对本人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因此庆贺生日的习俗颇为流行。而向别人祝寿,则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一项内容。在我国为别人祝寿,即“上寿”的风气开始的很早。金文中就有多种写法的寿字出现,说明商周时期已有了祝寿的活动。但当时祝并不是固定在出生纪念日。普通平民何时把祝寿与生日联系起来,因缺乏记载已难确考。不过据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九考证,封建帝王确定在生日举行大型祝寿活动最初始于唐代。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唐玄宗置酒宴招待群臣,庆祝自己的生日。宴会后,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定天为“千秋节”。此后唐朝皇帝不但在生日祝寿,而且除德宗外,都为生日取了专用的名称。如肃宗生日叫“天成地平节”,武宗生日叫“庆阳节”,宣宗生日叫“寿昌节”,昭宗生日叫“嘉会节”

等。唐代自玄宗始,每逢皇帝生日全国都休假三日举行庆祝活动,“朝野同欢”。在京城,群臣向皇帝祝寿,献上甘露、醇酎和“万岁寿酒"。各道节度使为博得皇帝欢心,则献上大量珍物宝玩。说城以外的官吏百姓也要“做寿酒宴”,庆贺皇帝的生日。宫廷与民间的风气互相影响的,源乾曜等人不会是突发奇想而上表;“千秋节”

确定后民间也不会不受感染。因此,可以说,至少在唐代祝贺生日之风已经兴起。

祝寿一般是在生日当天,家属及宗族、戚友都要行拜礼并颂念祝贺言词,故又称为“拜寿”。也有在前一天晚上就去贺寿的,称为“预祝”。如有人在生日的第二天前往贺寿,则叫做“补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