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关于平民的“黎民百姓”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摘要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

“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

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奴隶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