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秦琅琊台刻石书法有什么特点

摘要秦琅琊台刻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原文500余字,四面环刻,蚀严重,现只西面十数行可读。原石在山东诸城东南琅台上,为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时所刻,传为李斯书,是秦代小篆的

秦琅琊台刻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原文500余字,四面环刻,蚀严重,现只西面十数行可读。原石在山东诸城东南琅台上,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时所刻,传为李斯书,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石曾移山东省博物馆,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秦始皇出巡的刻石,不止一块,但根据古文字学家的考证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唯有此刻为秦代原刻。其他都是后人补刻或一再翻刻的作品。清人杨守敬曾评此碑说:“赢秦之迹,唯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康有为亦说:“《琅琊》秦书,茂密仓深,当为极则。”

此刻石笔画圆润自然,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整,内含筋骨,每一笔笔画都不作径直处理,而是隐含曲意,就像打太极拳或唱京戏,虽表面动作不大,但一笔一画,或一画中的缓慢推进,都有丰富的内涵。如起笔收笔的藏头护尾,行笔的轻重疾缓,转折中的笔锋暗换,都控制得极好,整个看来,含蓄沉稳中有流动之感。这种不作表面夸张、沉静、含蓄的美,很适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龙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