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隋唐乐舞是如何从《七部乐》发展到《十部乐》的?

摘要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混战的局面,于开皇初年制礼作乐,设立了七部乐,其基础是来自魏晋三百多年来汉族传统的和外国传人的各种乐舞。据《隋书·音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混战的局面,于开皇初年制礼作乐,设立了七部乐,其基础是来自魏晋三百多年来汉族传统的和外国传人的各种乐舞。据《隋书·音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八曰文康伎。”又载:“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即隋炀帝大业年中期(605~618年)制定《清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礼毕》为《九部乐》,较之《七部乐》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将《清商乐》列为第一部,将《国伎》改名《西凉乐》,又将《文康伎》改名《礼毕》。唐代继承了《九部乐》,并且宫廷乐制舞制依旧。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废除《礼毕》一即《七部乐》中《文康伎》,此舞为纪念晋人庾亮的假面舞,其死后谥号文康,故得舞名《文康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创制《燕乐》,列为唐代《九部乐》之首,继而因统一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加奏《高昌乐》。至此才完备了《十部乐》。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楠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