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龙龛岩摩崖石刻为什么被称为岭南瑰宝?

摘要龙龛岩摩崖石刻为什么被称为岭南瑰宝?位于苹塘镇谭礼村的龙龛岩,198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有老龙蜕骨岩中,故名龙+龛。唐武德四年,县令陈普光在洞中辟立道场,“于龛北壁画当阳像

龙龛岩摩崖石刻为什么被称为岭南瑰宝?

位于苹塘镇谭礼村的龙龛岩,198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有老龙蜕骨岩中,故名龙+龛。唐武德四年(621年),县令陈普光在洞中辟立道场,“于龛北壁画当阳像,左右两厢飞仙、宝塔、罗汉圣僧”,“洪钟一扣,响彻三十三天;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地狱,虹幡外飏,彩影乱于云霓;香烟内腾,素气通于迥(音jù救,山岭),名著岭南”。岩内有唐及清代石刻9题,其中唐代1题、清代8题。最著名的为唐刻《龙龛道场铭并序》,其余为坊碑而题刻。

《龙龛道场铭并序》刻在西壁靠洞顶处,镌于唐圣历二年

(699年),楷书阴刻,高0.8米,宽1.1米,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数从20余字到30余字不等。字方寸大小,带古朴而富有豪气的北碑风格,间有逸气的行体。镌刻技艺精湛娴熟,无书者和镌刻人姓名。石刻至今除三两个字漫漶不清外,余皆可辨认,内有武则天创制新字十多个,六朝碑版别字百多个。内容叙述龙龛道场演变情况。

该石刻以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而著称于世,历来为金石家所重视,誉为岭南第一唐刻。清代西江名士彭泰来已有“岭南唐刻今在世,屈指最古龙龛铭”的诗句。清代以来对其进行著录和考析的学者甚众,对其价值也有精辟评价。清代罗定学者黄权称其为“粤之至宝”,又谓“将军能文,无一字一句不无来历”。清代金石家欧家廉谓之“实粤中第一古碑”。叶恭绰先生赞其文章之佳“为岭南诸碑之冠”。旅港学者吴天任先生誉其“文章优美,骈

词工丽,和唐太宗撰《三藏圣教序》风格略同”,并指其“字体有隋《龙藏寺碑》及唐欧阳询、虞世南书体的风格,由此也可证当时岭南文化已经非常进步了”。

《龙龛道场铭并序》作者陈集原,泷州人,官为“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颍川川郡开国公”,“世为岭表酋长”,又以孝友著名,新旧《唐书》均有传。其曾祖法念,南朝梁时驹马,为新、石二州刺史,以孝义训溪峒蛮族;祖父佛智,南朝陈初为南靖太守,历罗州及西衡州刺史,封安靖郡公;父龙树仕唐,历泷、南扶、建、万、普、南施六州刺史,封鄱阳县开国男;子仁谦,仕至知兵马使。自佛智以下四世祀乡贤。《龙龛道场铭并序》

石刻的研究价值,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以及盛唐时期罗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诸多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阳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