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七星岩摩崖石刻为什么又叫千年诗廊?

摘要七星岩摩崖石刻为什么又叫千年诗廊?肇庆七星岩不像桂林七星岩那样以洞内五彩缤纷的钟乳石出名,这里最著名的是石室岩中被称为“千年诗廊”的历朝碑刻。这个岩的岩顶传说是玉帝觞百神的崧台,所以古称崧台。远在晋代

七星岩摩崖石刻为什么又叫千年诗廊?

肇庆七星岩不像桂林七星岩那样以洞内五彩缤纷的钟乳石出

名,这里最著名的是石室岩中被称为“千年诗廊”的历朝碑刻。

这个岩的岩顶传说是玉帝觞百神的崧台,所以古称崧台。远在晋代七星岩就已负盛名,在公元460年的《南越志》上已有记载,

《隋书·地理志》称之为定山,《元和郡县志》称之为“石室山”,

《广东舆图》中一名员屋山,一名高星山,前人赞曰“五岳归来不看山,料应未上七星岩”。至明嘉靖、万历年间兴建楼台,修筑道路,定星岩十二景。明末清初,更添新姿,文人、名士聚集玩赏。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5年开始围堤扩湖,造林绿化,1958年建了一座巍峨的牌坊,牌坊上“七星岩”三字是朱德元帅亲笔所书!

从古至今,历时上千年,先后有无数名人前来,题诗满崖,琳琅满目,形成别具风采的“千年诗廊”,是我国南方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质量又最高的一处石刻群,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庞大摩崖石刻群,1982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石室的岩壁上镌刻着上至唐朝、下至现代的石刻题勒523则,还有洪水标记,可作水文资料,可以说是一轴肇庆历史长卷,记述了肇庆的地理环境、山河变迁、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筑、岩石水土及朝代更换。因而广东省人民政府早在1962年就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中外兼备,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而且是研究我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里面有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有写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绝句的宋之问,有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写《牡丹亭》

的汤显祖,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有我国最早驻日、美的大使黄遵宪等。现代的有朱德、叶剑英、陈毅、郭沫若、周扬、容庚、舒同、秦号生、麦华三等政治家、书法家的撰文和题刻。齐白石也曾携带画具来到七星岩,逐个地绘画写生这七星岩美景。

当年包拯执政端州3年间创办的星岩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之一。

在明万历年间这里又创办有端溪书院,至清初发展成为岭南学术研究的中心之一,乾嘉学派的杰出人物全祖望等十多位全国知名学者在书院任教,清代肇庆城内书院达20多处,所以这些名人对肇庆的贡献也是非常之大的。

石室岩的各种碑刻中年代最久远的要数唐朝李邕的《端州石室记》,这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李邕是扬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父亲是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的李善。李邕少年就已很出名,后来召为左拾遗等职,曾任到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他工文尤擅长碑颂,特擅行书,取法于王羲之和王献之,而又自成面目,风格周傥豪挺、结体茂密。《宣和书谱》称赞他

“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杜甫也赞他说:“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唐代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以行书刻碑之后,此风气渐开,李邕即为其中的大家之一,他的传世碑刻有

《麓山寺碑》、《李思训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等,其中肇庆七星岩这块《端州石室记》也是极出名的。这块石刻整体高1米多,宽近1米,正文连同标题、落款共18行386字,落款日期是“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至清朝末年,该石刻可见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见文字273字,连模糊但尚可辨认的31字在内,实存304字。在这块石刻中央偏左处有一个马蹄形印记,所以这块碑又称“马蹄碑”,关于这个马蹄还有一个传奇故事:相传在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李邕路经端州,见到七星岩景色奇丽,于是前来观赏,他越看越激动,于是决定找一块石壁刻下他的赞词,正在他驱马急寻的时候,他的爱马一蹄踢中这块山岩,他抬头一看正是一块相当平整、质地良好的岩壁,于是就决定在这里刻碑了,所以这块碑刻中留下了这样一个

非常神似的马蹄形状。

继李邕之后,历代游览七星岩的文人雅士都喜欢在这里写诗、题字、作画,写景抒怀。在523则石刻题勒中唐朝的4则,宋朝的80则,元朝的13则,明朝的146则,清朝的117则,民国的10则,现代的109则,还有年代不详的44则。石刻的规格也各相异,大的高8米多,宽3米多(清康熙年间朱弘祚游记石刻),小的仅长0.19米,高0.07米,是清道光年间洪水标记。这些石刻题勒绝大部分分布在石室岩、玉屏岩和阿坡岩,尤以石室岩最多,竟汇集了333则,占整个七星岩摩崖石刻的60%。

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中除了汉字,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就算是汉字,也有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宋朝郭祥正的行书,明朝吴桂芳、朱完的篆书,清朝洪颐煊的篆书,清朝黎简、陈恭尹的隶书,清朝耆英的草书等,各种书法名家的佳作都荟萃在这里,构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宝库。而且这些碑刻文体也很丰富,熔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与崖刻画于一炉,其中最大量的是诗词歌赋,仅石室岩内外就有206首之多,所以陈毅元帅称誉它为“千年诗廊”。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楠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