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在翠亨村小楼里发生过什么故事?

摘要在翠亨村小楼里发生过什么故事?孙中山故居二楼右手边的房间便是孙中山先生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房间内有几张桌椅,一张书桌,还有一张从檀香山带回来的铁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当年开

在翠亨村小楼里发生过什么故事?

孙中山故居二楼右手边的房间便是孙中山先生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房间内有几张桌椅,一张书桌,还有一张从檀香山带回来的铁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当年开的医方,有句老话叫“上医医国,下医医人”,他一开始也是治病救人,后来慢慢明白用自己的医术只能挽救少数人病痛的折

磨,只有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才能使广大民众得到新生,于是开始弃医从政,从救治人的肌体转向救治我们的国家。我国历史上有几位这样的人物,比如鲁迅先生,当年在日本学医,偶然看到一部报道日俄战争的纪录片里有日本兵杀中国人的镜头,围观者皆是中国人,均是麻木状,于是鲁迅自此弃医从文,从救治人的肌体转向了救治人的心灵。

在这间书房里发生过一件大事,1893年,孙中山在这间书房里写了《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建议清政府能依照西方制度开办学校、开设工厂,采用现代机器,保护工商业等。然后他亲自北上向李鸿章上书,但是最后却如石沉大海,无人理睬。孙中山就是看到无法通过改良的方法救治中国,于是才坚定地走上了武装推翻清王朝的道路。

孙中山还经常在这间书房里与好友陆皓东探讨救国大计,陆皓东的家乡与孙中山邻近,年龄也仅相差两岁,他俩从小就很要好。

1883年秋,孙中山由檀香山回国,向陆皓东介绍了许多欧美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使他的眼界大为开阔,孙中山砸毁神像就是与陆皓东一起干的。为这事他们得罪了当地的豪绅地主,孙中山被迫去澳门、香港,陆皓东也离乡到了上海。

1890年,陆皓东回家乡结婚,此时孙中山常往来于香港、广州,与陈少白、尤烈、杨鹤龄等常常互抒救国抱负,决心从事革命斗争,被乡里称为“四大寇”,陆皓东也意气风发,留下来与他们一起开展活动。

1893年,陆皓东与尤烈、郑士良、程奎光、程璧光等参加孙中山在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召开的会议,酝酿创立革命组织—兴中会。第二年春天,陆皓东又随同孙中山经上海往天津向李鸿章上书。1895年4月,中日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

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民情愤怒,兴中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经过几个月准备,10月26日举行起义。当时两广总督谭钟麟急调兵千余名回城防范,同时派军警四处搜捕革命党人,陆皓东冒险焚烧会员名单时被捕。陆皓东被捕后清朝广州地方官员对他严刑审讯,他宁死不屈,当庭挥笔写下一篇痛斥清政府投降卖国的“供词”,他慷慨写道:“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始终未吐露一个同志,最后英勇就义。孙中山痛失良朋战友,称他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现在翠亨村外的北犁头尖山南麓有他的陵墓。

在故居里还有孙中山先生的姐姐妙茜的住房,孙中山7~12岁时,常与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感情非常好。孙中山先生少年时见到自己的姐姐缠足十分痛苦,曾向他母亲提出让姐姐不要缠足。故居里还有一样必看的东西,就是后围墙边的这道“瑞接长庚”石牌坊,这上面有一道裂缝,是当年孙中山用来试验炸药留下的遗迹。当年孙中山他们为了进行武装起义,都要自己配制炸药,常常进行实验,孙中山的几位挚友都是在这样的危险工作中牺牲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熙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