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庆阳剪纸的来历及特色

摘要庆阳剪纸的来历及特色庆阳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雏形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而在6~10世纪的隋唐时代,它就在全国率先兴起了。后来经过宋、元、明、清几代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了成熟。1930年,庆城县人胡仙川女士

庆阳剪纸的来历及特色庆阳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雏形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而在6~10世纪的隋唐时代,它就在全国率先兴起了。后来经过宋、元、明、清几代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了成熟。1930年,庆城县人胡仙川女士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发表在《波兰画报》上,意味着庆阳剪纸开始走向世界。1959年,庆城县编印《庆阳民间剪纸》一书,将庆阳剪纸介绍给了全国。1985年,王光普的《陇东民俗剪纸艺术》出版,庆阳剪纸再次跻身于全国民间艺术行列。2008年,庆阳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庆阳剪纸独具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庆阳剪纸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因而在文化上很少受到其他地方的影响。以龙图腾为象征的龙文化,以鹿图腾为象征的鹿文化,现在在国内其他地方已几乎绝迹,但是在庆阳剪纸中至今仍保留着。这就是庆阳剪纸具有原始图腾崇拜特色的最好说明。又如,“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等鱼图案和蛇图案都是龙图腾文化的延续。最令人震惊的是,庆阳剪纸流传到现在的“寿花”、“生命之树”

(扶桑树)剪纸,既有鹿图腾形态,又有双鸟轴对称图样,早在两汉时期就已是广为流传的形式,如今在全中国民间剪纸中独一无二了。

第二,庆阳剪纸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中国古典哲学主要以阴阳观来认识世界。这即是最初的“阴阳五行”学说。庆阳剪纸,揭示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阴阳哲学的奥秘。《绎史》一书中说的“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指的就是我国古代的阴阳哲学观。在庆阳民间,人们通常以男、南、左为阳,以女、北、右为阴。这种哲学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庆阳剪纸一书。比如,《抓髻娃娃》、《双鱼枕》、《虎头蟾》等剪纸都是阴阳哲学观的反映。

第三,庆阳剪纸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庆阳剪纸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远古文化。它既传承了远古文化的信息,也揭示了远古文化的奥秘,所以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和远古文化的巨大宝库。比如,宁县剪纸《八卦娃娃》,象征了远古文化中的生命崇拜、太阳崇拜现象。

第四,庆阳剪纸是独特的审美艺术。庆阳剪纸善于夸张,形体大多发生变形,因为它讲求简练、传神、随心达意。比如,剪纸《回娘家》中,毛驴儿仅有三条腿;再如,剪纸《猫吃老鼠》中,被猫吃掉的老鼠在猫肚子里还是活的。这种审美视角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传承的是古代变态的审美意识。

此外,线条简单、明快,画面古拙、质朴,取材宽广、内容丰富,风格粗犷、奔放,表现手法灵活,剪纸技艺娴熟,种类繁多等,也是庆阳剪纸的显著特色。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熙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