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户撒刀”的来历及特色

摘要“户撒刀”的来历及特色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其锻制技艺流传于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因户撒乡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区而得名。户撒乡盛产刀具,集中在潘乐、户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个村。据载,明洪武年间(136

“户撒刀”的来历及特色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其锻制技艺流传于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因户撒乡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区而得名。户撒乡盛产刀具,集中在潘乐、户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个村。据载,明洪武年间(1368一1399年),沐英西征时曾留守部分军队在户撒屯垦。他们将制刀技术传给了阿昌族。此后,阿昌族打制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户撒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户撒刀的特色表现为质地精良、锋利耐用,享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的盛名。其种类繁多,分为背刀、砍刀、腰刀、藏刀、匕首、宝剑等,以背刀和藏刀的工艺最为精巧和典型。其中,户撒背刀外形优美而古朴,刀装大部分采用名贵木材楠木、红木等纯手工雕成,因而极具收藏价值。总体上看,户撒背刀又分为户撒平头刀、户撒苗刀、户撒宅刀和户撒马刀。

花钢背刀用红、白铁皮和青钢混合打制而成,刀体美观、刀口锋利,既是装饰品,也是伐木工具和防身武器。藏刀,宽而厚,也是一种装饰品,工艺精巧、长短不一,刀把上刻有“猛虎长啸”、“飞燕迎春”等花纹。

户撒刀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制作过程,分为10道工序,包括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制刀时采用的工具有火炉、锤、钳、铁枕等,火炉是用木制风箱、铁、泥、石混合做成的。

制刀选用的钢材出产于保山、腾冲一带,需要将其放到炉火中反复加热、锻打、刮磨,直至成为刀坯,然后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艺尤为突出,技术要求很高,要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淬火技术的高低,往往决定刀剑质量的好坏。

有一种薄韧可弯的背刀,就是蘸水后经过香油回火、反复加工制成的。刀鞘用木、皮、银等材料配制而成,极为精美。

户撒刀有数十个品种,包括生产用刀、生活用刀、狩猎者护身用的长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

现在,阿昌人的冶铸和锻造技术已十分精湛,因而生产出的刀具也越来越精良。

就连制作刀具的村寨之间,也形成了较细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小尖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新寨的背刀;李芒寨的加工银刀等。

阿昌人不仅擅制刀具,也非常爱刀。他们每家至少都有一把长刀,甚至,男青年结婚时也要身背长刀,主要是为了表现得英姿勃勃。该风俗至今仍在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阳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