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沱江小三峡因何得名?

摘要沱江小三峡因何得名?沱江小三峡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境内,旧时人们又叫金堂小三峡。据《金堂县志》记载“金堂县东20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琦复修之,以通舟楫”,金堂县城赵镇是毗河、中河

沱江小三峡因何得名?

沱江小三峡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境内,旧时人们又叫金堂小三峡。据《金堂县志》记载:“金堂县东20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琦复修之,以通舟楫”,金堂县城赵镇是毗河、中河、北河三江汇合处,是沱江的起始港,曾是四川有名的四大水码头之一。从赵镇乘船东下,过蟠龙山,经星星滩、狮子沱前行约10公里即进入沱江小三峡。

鳖灵峡是小三峡第一个峡谷,相传为古蜀国望帝时鳖灵所凿。

据《史记·河渠书》和《华阳国志·蜀志》所记,鳖灵“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就是为解除川西平原水患,分岷江水东流入沱江,故有学者认为,鳖灵“凿玉山”导江以解除川西平原水患就是凿的金堂鳖灵峡,而不是都江堰宝瓶口。鳖灵峡长约2公里,宽不足100米,两岸绝壁陡立,十分险峻,是成都平原东部一大出水口,常年从岷江来的水量多达20多亿立方米。峡内有鳖灵遗迹。

明月峡是小三峡中第二个峡谷,全长6公里,因此段江流环绕云顶山而过,形似一轮新月而得名。峡左岸是龙宝山、炮台山,右岸是云顶山,两山对峙,十分险要。故南宋末年,当地军民在云顶山坚持抗元战争达15年之久。峡内有三台滩、走马滩、蛤蟆滩、半边滩等险滩,乱石交错,江水奔突而出,涛声阵阵,船行其间,左冲右突,十分惊险。

九龙峡是最后一段峡谷,长约1公里,因两岸山坡上有九条灰色岩石裸露在外,从北岸沿山而下,横穿江心,再从南岸爬上山巅,被称为“九龙过江”。民间传说,古时有九条龙在此兴风作浪,形成险恶的“九龙滩”,鳖灵开金堂峡谷,制伏了九龙,因而恶龙的痕迹深深地印在了两岸的岩石上。其实九龙滩被真正制伏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7年在九龙峡出口处修建了一座大坝,才使九龙滩变成了平静的湖面,形成了一个可蓄水3600多万立方米的大水库,兼有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多方面功效。

沱江小三峡由于地处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连接地带,气候温和,林木拥翠,一年四季都是旅游的好季节,隋代诗僧智炫曾到过这里,赞美这里是“秀岭接重烟,钦岑上半天。绝岩低更举,危峰断复连”。唐代大诗人王勃也称赞这里的风光是“叶齐山路狭,花积夜潭深”。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