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李白故居历史上是什么模样?

摘要李白故居历史上是什么模样?李白故居—一古绵州昌隆县清濂坝,位于盘江与涪江汇合处,因李白号青莲居土,宋代才将清濂坝改名为青莲乡,将清濂场更名为太白场。李白的父亲系外地客商,当地人尊称为李客,

李白故居历史上是什么模样?

李白故居—一古绵州昌隆县清濂坝,位于盘江(古称濂水)与涪江汇合处,因李白号青莲居土,宋代才将清濂坝改名为青莲乡,将清濂场更名为太白场。

李白的父亲系外地客商,当地人尊称为李客,初到清濂时住在盘江岸边的桂花园。李白青少年时期,在大匡山中和大明寺读书10年,曾在昌隆县当过小吏,因得罪了县令,弃职而隐居大匡山。

此间曾随同梓州赵蕤去剑阁、成都、峨眉一带游历、求学。大约在25岁时(725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以后没有再回故里。

李白在京被封为翰林后,当地官员才在其家乡修建太白府。门口是一个半圆形的青莲池,池上有拱桥,两旁各有一棵大桂花树,上有鸟巢,故称凤凰巢。府宅大门是御赐的“金马门”,正中是白玉堂。这座府第到明末清初已经残败不堪。嘉庆年间,地方官员将仅存的石门柱、古碑等遗物运到太白场街上修建名贤祠太白楼。

现太白场东场口天宝山麓的陇西院是李白的故居遗址。李白是在唐玄宗天宝元年被召入京任供奉翰林的,故后人将故居后面的小山取名为天宝山;李白自叙为陇西布衣,故将寺命名为“陇西院”。陇西院毁于明末,现存建筑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建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了仓颉、太白、文昌、地母四重殿。现山门、门口照壁等仍保存完好。山门有石刻对联三副,正门对联是:“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左门对联是:“太华直接青莲宅;天宝遥看粉竹楼。”右门对联是:“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