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大全

汉代“公社”是什么意思?

摘要汉代“公社”是什么意思?“社”本意是社神。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祭社神,《诗经·小雅·莆田》“以社以方。”郑玄《笺》“秋祭社与四方。”也可引申为社宫,即祭社神的地方。“公社”是古代统治者祭祀天地鬼神的

汉代“公社”是什么意思?

“社”本意是社神。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祭社神,《诗经·小雅·莆田》:“以社以方。”郑玄《笺》:“秋祭社与四方。”也可引申为社宫,即祭社神的地方。

“公社”是古代统治者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礼·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疏曰:“谓大割牲以祠公社,以上公配祭,故云公社及门闾者。”这是说初冬时节,天子率百官祈求上天保佑来年丰收,宰割了许多牺牲以酬谢神灵。因为以上公配祭,所以称为公社。

《史记·封禅书》记载高祖二年,立黑帝祠,“悉召故秦祝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仪礼。因令县为公社”。《史记集解》引李奇注:“犹官社。”高祖下诏:令祠官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按时进祀。汉朝在各县设立公社①,使地方上有了祭祀的公共场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